01
記得有個同學曾經對我說,你就是一個不撞南墻不回頭的小貓,當時聽的我莫名其妙。后來才明白怎么回事。
上學時給同學們相處的都很好,也沒有什么缺點是大家所討厭的,對我的評價都很不錯。可是有時對家人就好像少了更多的耐心,對旁人反倒不容易生氣。
家人越是好,就越容易忽視,特別是有了意見分歧的時候。如果是愛人或者朋友,只要是他們有一些付出就會記在心里,或者感動自己。豈不知父母為了我們操碎了多少心,幫了多少忙,怎么就重視不起來呢?
因為得到的太容易,而且不怕父母不理我們,如果是旁人興許就會顧慮很多。
現在教育孩子都會講到千萬不要溺愛,容易讓他們的性格鳳陽跋扈,眼里無人,或者比較囂張。
02
婚后老公會對我說,你知道你說話容易傷人嗎?聽了以后感覺很詫異,我不知道是那幾句話無意中傷害到了對方,自己卻毫無察覺。
贊美一個人語言是最好的方式,可是傷害一個人語言的威力就更大了,把一個人的心冷落到了谷底。
比如炒菜,火候沒有把握好,我就說怎么炒成這樣啊,都沒法吃,很嫌棄的樣子,老公聽了以后就說,那我再去炒一份菜吧。我說不用,不過他還是去了。
我都不知道怎么想的,老公辛苦做好飯,我還挑三揀四。我自己做飯不管做成什么味道,他什么意見都沒有提過,總是說好吃好吃,他總是不愛挑剔。而我顯得就很挑剔。
為什么我就不能好好說呢,又不是做的很差,不管好吃與否都應該鼓勵他再接再厲,畢竟他不經常做飯,做的不熟練。他是家人,為什么不能輕輕的提意見,有話好好說呢。
最愛的人說話最直接,不像婚前兩個人交流會說一些動聽的情話,對不滿意的地方也會直接忽略,越是不好越覺得真實。可是婚后的真實生活反而更容易激起心中的不滿,不考慮對方的感受。
03
和媽媽聊天的時候她說了幾句我不愛聽的話,我也沒有虛心接受,反而不讓她多說,不要管我的事。把媽媽氣的不行,本來還說明天過來看我。
妹妹就批評我說,咱媽說你幾句怎么了,作業父母說你不正常嗎?你聽著不就完了。可是我覺得的地方總想反駁,理直氣壯的說他們的不對。
父母永遠都是為你操心最多的人,不計回報的人,時刻牽掛你的人。我們作為子女也沒有對他們有什么付出,甚至還要麻煩他們幫忙帶孩子。可是總是對他們的批評不能接受,覺得太片面,其實不管對錯我們聽著就好了。
在這個講究效率的現實生活中,我們最缺乏的就是耐心。特別是對親密的人,他們的愛總是被不耐煩所打敗,讓他們的愛變得小心翼翼。
說話太直接對一個人的傷害最大,有的時候太堅持自我很頑固,或者太倔強,讓愛的人傷心流淚,真的是很不應該。
倔強的人可能都不太成熟,心智不成熟,也是因為他們身邊有一個寵他們的家人。人總是會被別人提意見,我們都只有虛心接受,對你好的人才會說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