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5年前,南下經商的機遇,或許你錯過了;10年前,在淘寶上開網店賺錢的機會,也許你還是無緣;4年前,開微店賺錢的機會,同樣與你擦肩而過。
曾打算自主創業白手起家的你,感嘆著,自喃著,真是生不逢時,時不待我啊!
此時此刻的你,或許正約著三五個好友在夜市小攤喝著啤酒,吃著燒烤,邊吃邊喝邊拍大腿,埋怨著錯過了大把的機遇。
你的哥們聽著你的無奈也只能安慰你還可以抓住下一次機遇。
“機遇?啥叫機遇!”小A沉不住氣了。難道自己的思維方式就這么局限狹隘,為什么連一絲機遇的尾巴都夠不著。
小A,某愛炒股好投資的朋友。
感慨萬分。27年前,我錯過了深滬交易所的上市帶來的第一波牛市;10年前,我錯過了北京申奧成功帶來的另一波牛市;10年前,我錯過了房地產的爆發式增長;1年前,我同樣的錯過了市場回暖的小牛市。
和朋友聊天時,當我回想往事,我總會說,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會在幾年前就投資房地產,投資牛市。
驀然回首,帶來的只是一聲聲的嘆息與不如意。
身邊也不乏朋友感嘆自己的腳步總是慢別人半拍。
15年前,我錯過了證券行業、信托行業、私募股權基金行業;7年前,我錯過了P2P剛處于萌芽的時期;3年前,我錯過了P2P爆發式的增長?,F如今我只能在多個行業里面不斷的跳來跳去。
諸如此類。
我們一路走來,錯過了太多,也遺失了太多。為何我們總是慢別人半拍,到最后羨慕那些“敢于吃螃蟹的人”。
其實歸結于我們的思維方式過于平庸化,我們無法看到未來,也不會去思考未來。在高科技時代,沒有我們做不到的,只有我們想不到的。
思維方式,決定了未來的高度。
02.
舉個簡單的例子。
在一望無際的草原,沒有人居住,有生命特征的只有野生動物的陪伴和一些零星的大樹。此刻只有你一個人在這片草地上,況且還需要在此露宿一宿,你也許會有以下幾種想法:
1、 ?因為孤獨與無助,夜晚時候你會感到害怕,最后對此環境感到恐懼。
2、 ?無非就是過個夜,晚上還有燦爛星辰的陪伴,欣賞著美景到半夜而入睡。
3、 ?由于發現了一塊沒有被開發的土地而興奮,下午的時候會考察周邊的環境,晚上則想著如何規劃這片樂土。
抱著第一種想法的人,也許這次的經歷會讓他對野外露營產生恐懼。
第二種想法是我們作為一個正常,安于現狀的想法。
第三種想法的人就會通過大量的調查與準備,開發土地,比如說變為一個大型牧場而賺取財富。
同樣的機會擺在我們面前,因為我們的思考方式不同,決定了我們未來的成就的不同。
當機會錯過后,我們不應該選擇抱怨與無盡的嘆息,而是應該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
03.
如何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走在時代的前沿?
途徑當然有很多。比如看書、與不同的人多交流、旅行。
我有一個大學同學,在上大學的時候他一直跟我們講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個企業家。在宿舍時我們都在打擼啊擼,他卻抱著本旅游攻略在啃。
快實習的時候我們都在為進入某一家企業而學習面試技巧,他卻在逛淘寶買旅游物資。實習到了,我們都進入了企業,過上了勞日奔波的生活,他卻獨自背著旅行包踏上了游歷整個中國的夢幻之旅。
他的出發點只是因為他想了解中國各個地方的人文習俗、文化歷史以及還沒有在全國市場上流通的當地商品。他花了1年時間踏遍了中國的大部分土地,甚至還去了尼泊爾,體驗了一把漂泊在外的辛酸史。
當我們重回校園拿畢業證時,我們發現了他的變化,變得不再像以前那樣喜歡喋喋不休,比如說八卦事件,也不再說那些聽起來很幼稚的話語,在形象氣質間多了些成熟與穩重,眼睛多了點深邃的眼光。
幾年后,他在某家金融機構擔任運營部高管(離他的企業家的目標還有點距離,但距離已經很近)。
有一次,我們在微信群里問他怎么通過幾年的時間就有了如今的成就。他說其實他很感謝大四實習期的那一次旅游,與不同的人接觸,了解當地文化,促使他開闊了視野,也使得他在思考一個問題的時候會站在不同的角度上面去思考。
思維方式的提升讓他在職場上的行動總能比別人快半拍。
而這半拍,往往在譜寫人生樂章時起著關鍵作用。
04.
或許,此時的你還處于人生迷茫時期,或在抱怨老天的不公,或在為機會的錯失而感到惋惜。
那,為何不放下滿身的疲憊。如果覺得你適合用旅行的方式激活你的大腦皮層,那不如,行動起來,收拾行囊,來一次說走就走的長途旅行。
敞開你的心扉,開闊你的視野,提高你的思維方式。真的,很重要。
或許,我們每天確實是有忙不完的事情。但,在忙碌的時間里,也是可以抽出時間翻閱一下一些經典文學著作,同樣可以來一場與名人對話之旅。
況且,對于很多人來說,所謂忙碌就是在忙著刷微博看看娛樂圈那些事;忙著逛淘寶,最后卻什么也沒買,到頭來一個多小時就這樣被消遣掉了;每隔幾分鐘刷刷微信朋友圈,看看有那個朋友為自己點贊了,等等諸如此類的“忙”,其實不是真的忙。
真有那么多時間,還不如拿來看看書。選擇看什么的書就相當于選擇了與什么樣的人為伍,和什么樣的人對話,這些都將對你的思維方式有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自媒體空前發達的時代,我們通過網絡獲取的知識有很多都是碎片化的。
這些碎片化的知識對我們判斷一件事的整體性沒有太多的幫助。我們可以通過閱讀大量的書籍來提升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達到連貫的嚴密性的邏輯判斷。
任何事物的發展規律都是向前的,社會在不斷的進步,科技在不斷的發展。我們的思維必須走在時代的最前沿,這樣才不會被社會給淘汰。
提升思維方式有很多種,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提升方式,就大膽去嘗試吧,特別是二十歲出頭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