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油翁的這句話是讀書時學的,這是個樸素而又簡單的道理,和現(xiàn)在熱衷于討論的的“精進原則”和“一萬小時定律”是一個道理。如果一個簡單的道理在過去被證明有效,現(xiàn)在被證明有效,在不出意外的情況下在未來也會有效。所以活在未來是需要篤信一個樸素的、簡單的、有效的道理,反復琢磨,你會越發(fā)覺得這是個正確的事情,這個正確的事情如果在未來也是有效的,那此時此刻你就是活在了未來。
為什么要再次說“活在未來”?因為這周李笑來老師討論的主題是“遇到貴人的科學方法”。要遇到貴人首先自己要是別人的貴人,自己要成為別人的貴人那就要有價值,自己有價值不但能成為別人的貴人,也會吸引貴人來找你。
自己的價值體現(xiàn)在是否在“做一件正確的事情,而非正確的做事情。”李笑來老師順著這個思路琢磨,發(fā)現(xiàn)管理時間是沒戲的,而管理自己才是“正確的事情”,而不是無謂的和時間做必敗的斗爭。再深一層,如果做了錯的事情,效率越高越可怕;做正確了事情,哪怕有點拖拉,依然收獲巨大。
按照這個思路,索性寫了一本書《時間的朋友》,這一晃7年(一輩子)過去了,不知道改變了多少人。
所以,越是樸素的道理,越是永恒。認真琢磨這些被人認為是陳詞濫調的道理,研究透了,瞬間有相當于穿梭到了未來——因為那些道理在未來依然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