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悟 | 彈性素食,簡單易行的潔凈飲食方案

你吃素嗎?

“你吃素嗎?”混跡在健康飲食圈,這個問題會常常被問道。漸漸感覺到,吃素被認為是健康人士的標配,而吃肉則是還沒完全“進化”成健康達人的表現。同時,一旦你在公開場合標榜自己是素食者,那你的日常飲食將變為“大家來找茬”的話柄。

你發個聚餐的朋友圈,有人會評價“你不是吃素嗎,桌上為什么會有肉?”可是吃素不代表不和肉食者們聚餐了吧;你和大家出去吃火鍋,有人會質疑“你怎能忍受從燙肉的鍋里撈蔬菜吃?”我只想說,肉湯挺香,我不介意從鍋里撈菜吃;你偶爾嘴饞想吃個蛋糕或者喝點紅酒,有人會驚訝“你不是吃素嗎?為什么你還吃甜點喝紅酒?”吃素不代表禁欲,素食者完全有權利享受甜食和酒精。

更有一次,我被作為美食評委的角色參與一個“民間廚神”活動的評選工作,我必須在臺上按順序品嘗15道料理,基本上每道料理都是肉食料理。那會兒我已經吃素兩年了,但面對鏡頭,我仍然負責任的品嘗了每一道料理。

結果一下臺,我的助理便幸災樂禍的說,我剛把你“吃肉”的照片發到微信群里跟大伙兒說你開始吃肉啦……跟一些素食者聊天,大家都多少有相同的困惑。

吃素成了社交包袱,漸漸忘記自己吃素的初衷了。

怎么吃都是身體的自然選擇

三年前我在泰國培訓時,因為素咖喱太美味以至于一個月沒有沾肉。回上海后發現自己不再習慣豬肉牛肉的腥味,更樂于選擇偏植物性飲食。后來又看了很多關于肉類食品安全問題和對環境影響的紀錄片和文章,更加堅定了放棄吃肉的態度。但每天都堅持一小時以上的高強度運動,總覺得身體對蛋白質有著渴望,雖對豬羊牛雞等完全失去了喜愛感,但總是戒不掉魚肉。

直到半年前,我開始接觸到一個新的飲食定義:彈性素食。彈性素食Flexitarian來自Flexible+Vegetarian。

最初是由熱衷瑜伽的素食者創造出來的飲食方案,因為他們發現適度且有彈性的食用動物性飲食,比純素食對增肌減脂更有益,因而這種飲食被推崇。除了食用新鮮蔬果外,彈性素食者會偶爾吃些清淡的魚和肉,用于補充運動中流失且植物中比較缺少的營養物質。

原來這幾年來,自己身體選擇了彈性素食,既沒有Vegan那么嚴格枯燥,相比Vegetarian有了除蛋奶以外的優質蛋白質補充方案,又比肉食健康數倍。

歸類國外各種健康飲食博主對彈性素食的認定,我總結了彈性素食的三大特點:

1.日常飲食中,70%以上為植物性飲食。

2.偶爾補充動物性食物,一周不會超過三次,而且以含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的魚肉為主。

3.講究健康的烹飪方式,以低溫料理、蒸煮為主,盡量避免油炸和過度加工。

吃錯素食不如不吃

吃素的三年時間里,自己在是否吃魚的問題上反復徘徊,而有了彈性素食的定義,感覺自己的飲食算是有了個歸屬。但相較是否吃魚的問題,我更發現周圍吃素的朋友們總在糾結于“去哪里吃素?”的困擾中。

當我被問到去哪吃素的問題時,我答案是“自己做或是小飯館現做的簡易炒素”。但大家其實更想讓我推薦素食餐廳供他們選擇。但對于素食餐廳的看法,我持保留意見,畢竟素食餐廳需要給肉食者一些以假亂真的肉食錯覺感,以至于多數素食餐廳的菜品都偏辛辣油膩,本身是為了輕食選擇吃素,沒想到反而身體更加沉重了。

所以周圍常常有朋友抱怨說,吃素后反而皮膚變差,身體變腫胖,這些都是吃了重油和過度加工的素食的原因。所以關于如何吃素,我的建議是:簡單便捷不深究。不用太多考慮廚房的鍋是否之前炒過肉,調味料是否都是純素,餐廳是否是素食餐廳。不要因為身體選擇吃素而將意識限制在素食的條條框框中。

要知道,比起每天搜尋全市各大素食餐廳,不如就近小飯店的素菜現炒,經濟實惠且不會油膩仿葷。

彈性素食里的潔凈飲食方案

彈性素食對烹飪方式要求較高。低溫烹飪、蒸、煮都是推薦的健康烹飪方法。低溫料理能保留較多的“食物酵素”,而當食物本身就具備這些“酵素”,我們又何必額外補充呢?我在這里推薦兩道簡易的低溫料理食譜給大家。


隔夜燕麥粥

用椰奶、堅果奶或者牛奶混合原粒生燕麥片和奇亞籽裝入玻璃罐中放進冰箱,第二天早上將隔夜冷泡的生燕麥粥從冰箱拿出,放入新鮮水果粒、各式堅果,澆上任意水果醬或者堅果醬便可。

低溫燕麥片能保留燕麥的清香和滿滿的不飽和脂肪酸,沒有經過高溫的烹飪,食物酵素和水溶性維生素沒有被破壞。

羽衣甘藍脆片

將羽衣甘藍去桿留葉,洗凈甩干待用。將浸泡3小時的腰果加入生可可粉、葡萄干、椰子花糖和水混合成巧克力腰果醬。

將醬均勻涂抹于羽衣甘藍葉上,放入43度低溫風干機中風干20小時,將葉子翻面后再風干4小時,取出放涼即可食用。

純素食、蛋奶素、彈性素食、得舒飲食、原始人飲食、哥本哈根飲食、生酮飲食、地中海飲食等飲食方式,不管我們選擇哪種,只要身體覺得是合適的就好。

無需評價他人的飲食,無需盲目追隨某一種飲食。記住身體為什么要這么選擇并堅持身體力行就夠了。吃是一輩子的事,且“吃”且珍惜。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