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失智老人,態度很重要

作者:小伴

公眾號:心照顧(公眾號ID:xinzhaogu)[關注居家養老、居家照顧,我們愿意成為您依靠的港灣,做長期照顧者的好朋友、好伙伴,做爸爸媽媽的貼心小幫手]


小伴的外公也是失智癥的患者,但是小伴卻一直沒有很多時間去照顧他。只有逢年過節有機會陪陪外公,但是每次看到阿姨們對外公言語的種種無奈與責備,小伴心理其實都很不舒服。因為得了失智癥的老人,他自己也是很無奈控制不住的,所以今天小伴特意寫了照護失智者的注意事項分享給大家。對待患者不要指責,不要給他們不安的情緒,他們都是我們最親近的人。曾幾何時,兒時的我們生病了長輩們何曾嫌棄我們?

對待失智老人應當注意的重點是:不傷害自尊心的溝通方式

愉悅、不快的記憶會留下來:

根據報告指出,失智癥患者會留下愉悅、不快的情緒記憶。不快的記憶會增加不安所以要避免讓患者有不開心的感受。

即使有錯也不指證:

“啊,這個方法也行!”在沒有危險性的范圍內采取放任,支持的態度,可安定患者的情緒。當無論如何都忍不住想要出手糾正時,就以“這個方法你覺得如何呢?”的說詞并親自示范做一遍。

簡潔傳達訊息:

一次傳達多個訊息,會造成患者混亂而出現判斷錯誤的行動。以當下狀況為主,只傳達主訊息就好。

附和對方的談話:

失智老人即使是說謊也請給予附和。這種時候,照顧者只要將自己當成劇中的配角就好,不要過多的反駁。

提醒現實的狀態:

由于會出現不知現在是何時的定向感障礙,所以要經常提醒患者現實的狀況避免引發混亂。例如“吃早飯啦!”、“吃午飯啦”、“現在是晚上十點了,該睡覺了”,都要說出聲音。

不責備、不訓斥、不造成負面情緒

愉悅、不快的記憶會留下來:

根據報告指出,失智患者特別會留下愉悅不快等情緒記憶。不快的記憶會增加不安感,所以要盡量避免讓患者有不開心的感受。以實例來看:對著忘記關火的母親,兒子生氣的說:“到底要說幾次才懂啊!”之后母親只要看到兒子就覺得“有個奇怪的男人,好恐怖”而害怕的緊抓著媳婦,最后變成無法在自家生活的狀態。否定性的語言,有時就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在習慣家中有一位失智老人之前,要不說出否定的話語也很困難。因為是最親近的家人所以無法做到完美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是請盡量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一步一步習慣。

傷害尊嚴:

在協助排泄時眼睛請勿直視,也盡量不將“尿床”、“尿布”等詞語說出來。

屈辱對方:

若脫口說出“不可以!已經說過多少次了”、“哎呀糟了,真是教不會啊”、“算了算了”等讓患者感到屈辱,有時會導致出現憂郁、被害妄想、暴力行為之類的癥狀。

其實失智癥有很多病癥,今天小伴先為大家介紹其中之一及其應對方法,以后小伴將陸陸續續為大家詳細分析討論失智癥的各種其他病狀,讓大家進一步了解如何更好的照顧失智癥患者。


病狀收集及不適當行為的對應方法:

病態收集:? ? 囤積附近垃圾堆撿拾而來的瓶罐、箱子或廣告單,抽屜打開來則有已經腐壞許久的點心,或是珍藏著在漫游途中撿到的石頭和木片。這樣的病癥對家人來說雖然很困擾,但患者卻相當認真,因為也只有他們自己知道背后的目的和意義。由于只會持續某一段時期,因此盡量不要責怪、就采取放任態度吧。不過也有持續多年的罕見案例,這時就需要耐心了。

對應方法是從舊的東西開始丟:

當家里雜亂、骯臟不堪到已經無法放任不管時,再從舊的東西開始偷偷扔掉。若丟東西的事被發現而遭到指責,只要說“對不起”道歉就好了。因為就算解釋“弄的臟兮兮,又沒什么意義”之類的也沒有用,只會造成負面效果而已。


心照顧-用心照顧[如果覺得本文對您有幫助,可以打開微信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xinzhaogu,有更多的照顧技巧、慢性病預防知識哦~~關注留言,定期會送神秘禮物哦~~]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