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書:《逆向管理:先行動后思考》

“我何以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呢?——只有在看到我做了什么以后才能知道。”(卡爾·韋克)這是書中出現的一句話,也是細細品來非常有意思的一句話。當然,如果你了解過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你就更能明白這句話的真正含義。當無法通過行動展示或者檢驗的時候,所謂的“知”就不是真正的“知”。

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是很難改變的,因為改變需要外在的經歷。“我覺得我可以了”、“我覺得我明天就會不一樣了”,其實背后未必能夠帶來真正的改變,很可能你還是一如既往地按照過去的思維模式去做事。先行動后思考的精髓就在于,你要把時間更多地用來去做一些你之前沒有做過的事情,比如思考策略性問題,比如拓展人際關系網絡。通過不斷地去做,來不斷強化和改變你的認知。

作者在書中還給出了轉變過程的五個階段:

(一)發現差異。很多時候,我們去做一些困難而有價值的事情,至少在啟動的階段,真的需要一些感性的沖動,或者外在的刺激。所謂的發現差異,其實是設定目標階段,目的是認清自己所處的位置從而增加緊迫感。

(二)只加不減。作者的建議是先多參與一些新的活動,再減少可以不用去管的日常瑣事。簡單地講,在這個過程中,你做的事要超出你的能力一點點,要增加一些你以前從沒有做過的事情,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跳出舒適圈。

(三)混亂迷茫。這一點是必須要看清的,這個轉變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需要一點一滴的積累,會出現迷茫,會遭遇挫折,會面臨不舒服的情緒,但一定要堅持下去。正因為改變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所以這才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因為你做的都是你舒適圈以外的事情,那些真正讓你能夠成長和突破的事情。

(四)重新設定前進方向。真正的行動必然是一個PDCA循環,是一個P (plan) 計劃、D (Do) 執行、C (check) 檢查、A (Adjust)糾正的過程,而且是不斷地循環往復,這個時候就需要你根據執行情況修改你的目標,重新設定前進的方向,涉及到復盤,更關涉到思考和總結。

(五)內在化。這是一個把外歸內的過程(做你應該做的事和做你內心想做的事是不一樣的),通過外在行動的不斷磨練,當越來越多你所做的事情都是你內心一直想做的事情,你就會經歷越來越多的由“行”到“知”的過程,從而最終達到“行知合一”。

這是一本關于如何成為領導者的書,而這本書的核心觀點是,成為一名領導者的唯一辦法就是要先表現得像一個領導者。一個人之所以能成為領導者,是因為他所做的事是一名領導者會做的事。用作者的話說,只有先行動起來,你才能知道關于自己,關于工作你需要做些什么,而不僅僅是思考。

究根結底一句話,先行動后思考,去做跟以前不一樣的事。只要你想遇見一個不一樣的自己,現在的你必須與過去不一樣,而這不一樣不是想或說出來的,是切切實實做出來的。

本書作者:(美)埃米尼亞?伊貝拉

推薦指數:★★★★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