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一年級時,最先讓孩子嘗試寫的就是我的媽媽,因為這是最親近的人,因為熟悉,所以可寫的方面很多。不過當時是次失敗的嘗試,因為那時學生們會寫的字寥寥無幾,詞語積累也很少,寫作效果得不到保證。現在再來寫人物,自然會好很多。還是從最熟悉的開始,我的媽媽,我的爸爸,我的奶奶,我的爺爺,我的老師,一共寫了五篇。怎么寫人物?要學會抓住人物的特征,要有具體的事例。這兩點往往是學生難以掌控的。大多數的寫法是,先寫人物的外貌,然后再寫這個人物對我怎么樣,最后我愛這個人物。即使是寫外貌也寫不出特點來,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高高的鼻子,這是常寫的人物外貌。看不出和其他人有什么區別,有什么不同。即使寫事情也是一句話帶過,沒有具體的敘述。針對這兩個方面,也做過講評,但效果并不好。在語文課文的講解中,要有意識地進行相關的訓練,讓學生明白在人物描寫中特征的重要性,以及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可以寫出人物特征。而對于事例的敘述,要讓學生明白,人不是孤立存在的,有事例的說明,才能表現出人物,才是有血有肉的個體。
雖然連續寫了五篇關于寫人物的文章,但是還是不夠,還要繼續加大練習,這樣才能真正學會抓特征,敘事情,寫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