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考試時間還有一個月,在各個模塊都看了一遍后的狀態明顯是有點放松,但真的能達到目標成績是根本沒底,或者說只是內心得到了滿足。考試的難處和讓人不斷想挑戰的妙處就在于,在有限的時間內承受心理和快速思考的雙重壓力,去取得好成績,其實也是一種值得培養的能力。
今天是第三十篇文章,意味著堅持了超過一個月的寫作。顯然能挑的出的高質量有幫助的并不多,但還是應該自我鼓勵。就像堅持看書堅持考試,反復練習然后琢磨,未來的結果還不知道,適合的方法卻在過程中被慢慢總結。有限的時間完成既定的任務,爭取最好的結果,似乎依靠更多的就是自律和不滿足。
以前面對大考,只要懈怠一些就會產生很深的罪惡感,責怪自己又浪費了時間,焦慮不能考出成績。果然也就沒有成績。現在,慢慢變得不強給自己加罪,更多是一種原諒和自我放松,不知道這算一種進步還是懶惰。但有一點更清楚,即現在所焦慮的正應該是我馬上行動去做的。只有做了心才會踏實才會不焦慮。
認識自我的過程也會產生迷茫,似乎你的思想永遠都落在那些優秀人的后面,或許是因為封閉著一個人缺少見識和交流的原因。如果說強行讓自己變得更好需要信念,需要成功的小事來督促,可是現在覺得一切應該圍繞怎么讓自己快樂而不是怎么變得更好。所以換個思路告訴自己,這個不是一直強行追求卻沒有成果的更好,而是本來的我就是一個更好的我,所以更好的我應該是這樣子。三觀正,有知識,有氣質,不zuo,不發胖,化淡妝。
結論:當堅持不了每天減減肚子上的肉,每天想看電視不想看書的時候,就這樣告訴自己,一個本來更好的我應該做什么。這樣一來,主觀能動性才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