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這幾天,公眾號里都在寫房價的文章,一線城市房價仍在上漲,像打了雞血,根本停不下來。
有一些老鄉已經開始打算炒老板魷魚了,急著離開那個曾經裝滿夢想的地方。
高漲的房價,熱血的廣告,無效的調控,到底是我們在消費,還是我們被消費?
02
我們每個人都會以為購物或消費是自己的選擇,沒有人能夠干涉得了我們。甚至有專家幫我們說話:在這個無法掌控的世界里,唯一能夠掌控的就是我們自己的口袋。我們可以自由選擇我們喜歡的物品,在購物過程中充分享受選擇的自由與消費的樂趣。
但果真是這個樣子嗎?
我們先來思考一下,如果沒有商品的話,我們會有各種各樣的需求嗎?是我們消費了商品,還是商品消費了我們?
原來具有使用價值的商品,逐漸地被象征意義所代替。質地相差無幾的東西,因為品牌不同,價格會天壤之別。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商家會誘導消費者的欲望、自由和幸福。因為只有這個品牌,才會讓你看起來更有品味、更高貴、更時尚。其實,這種欲望和幸福,并非來自你的內心,而是被“制造”出來的,是被商家“制造”出來的。
03
你會不會認為一塊石頭就可以代表愛情呢?并且,這塊石頭有著和石墨一樣的化學成分?
賽西爾.羅茲就是把一種叫做金剛石的礦石和愛情聯姻在了一起,并獲得了巨大成功。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末期,南非礦業公司如雨后春筍般紛紛興起,由于開采和銷售無序,鉆石原石市場十分混亂,鉆石價格大幅下跌,小的采礦者逐漸被淘汰。戴比爾斯礦(De beers Mines)只是其中一個以礦山命名的采礦公司,即戴比爾斯鉆石礦業公司,由英國人賽西爾.羅茲(Cecil John
Rhodes)于1887年在南非創立。
該公司創立之初,就是為了穩定鉆石市場,調節鉆石需求走向。之后,戴比爾斯公司在當地買下一個又一個鉆石礦山之后,于1888年又與金伯利鉆石采礦公司合并成立了戴比爾斯聯合礦業公司,總部設在南非的金伯利市。
經過一百多年的運作,這個控制鉆石的跨國集團壟斷了全球鉆石產量的70%,最高時達到80%。
為了提高社會大眾對鉆石的認知,以及對鉆飾的狂熱購買欲望,戴比爾斯公司每年大約耗資1.8億美元,在世界29個國家用21種語言做廣告宣傳和促銷活動。而其最成功之處,就是把鉆石和愛情緊密聯結在了一起。
鉆石的堅硬象征著愛情的堅貞不渝,鉆石的純凈象征著愛情的潔白無暇,鉆石的璀璨象征著愛情的狂熱奔放,鉆石的獨一無二象征著人們對愛情的一心一意。
“鉆石恒永久,一顆永流傳。”
就這樣,兩個本無關聯的事物,經過近一個世紀的包裝、炒作、宣傳、刺激,成為了愛情的象征,這句家喻戶曉的廣告語就像愛情和空氣一樣廣為人知,競相追逐。
由于鉆石原礦被戴比爾斯公司高度壟斷,近百年來,價格一直不斷攀升。
與此相反,愛情被鉆石綁架之后,愛情的質量卻沒有攀升。
04
人類的欲望是無窮盡的,尤其是在不斷的誘惑刺激之下。
生產商總是有辦法吹大消費者的欲望,在產品功能上,他們永不放棄對新產品的獵奇,不斷用價格更高、款式更新穎的產品去替代老產品;在心理上,他們更舍得投入,用廣告與媒體編織了一幅幅幸福消費的幻影;在屬性上,消費品已不再僅僅滿足我們的生活需要,更是一種符號,一種象征,乃至一種身份。
與此同時,消費過程被大大地壓縮,交通的便利,期待的減少,以及新產品及替代產品的不斷翻新,使我們在消費結束的時候,幸福感也就此消失,短暫的滿足又被新的購物欲望所湮沒。
其實,在消費時代,欲望并不渴望滿足。相反,欲望渴望的依然是無休無止的欲望。
05
情人節,我們都會遭遇這樣的情景,賣花的小姑娘,手拿鮮花,嘴巴甜甜地喊:“哥哥,給姐姐買支玫瑰花吧,你看姐姐這么好看!”“叔叔,給阿姨買支花吧,你看阿姨這么漂亮!”
“你就買一支吧,表示你愛她。”
這個時候,你是買還是不買?
愛情不僅是用來談的,也是用來消費的。當然,也有男朋友或女朋友會拿愛情的名義,消費你。
06
不僅僅是商品和愛情會消費你。
親情也一樣,某款保健品不一定會比普通的食品更保健,但當它拿孝心作由頭,廣告做到世界每一個角落的時候,你不買,自己都覺得不孝了。
那么信任呢?有一個朋友圈,非常信任一位老大哥,都買了他推薦的郵品,當時價格接近一千,現在跌到不到一百。當大家都信任他的時候,他早已經開始消費大家的信任了。
07
這是一個消費的時代,我們被推上了消費的戰車,永往直前。
唯有消費,才是我們自己;唯有消費,生命才有意義。
這既是一個美麗的幻影,也是一個美麗的陷阱。
美麗本身就是幻影;美麗本身也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