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并不是一個工作,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提起?Jaime?Hayon,或許你還不太了解他是誰。Google?搜索一下就會跳出上面這張逗比的頭像,一般人或許就會誤以為他大概就是個街頭搞笑藝人之類的吧。
實際上他背后的閃光標簽可不少,「Philippe Starck 接班人」、「西班牙設計鬼才」…… 不過最貼切的還是「設計頑童」這個身份。
與歐洲設計師們慣于追求的精致典雅不同,Jaime?Hayon?的作品從來不拘于一般的設計慣例,而是顯露出如孩童一般不加修飾的熱烈和奔放。
2006?年《Whitewall》雜志就曾專訪過?Jaime?Hayon?并稱他為馬戲男孩(Circus?boy),那時的他還不像現在這樣大火,但作品里那種奇幻敘事的風格已經彰顯無遺。
黑色、紅色、純白和亮黃的色彩交錯,不銹鋼的仙人掌,長著不同形狀腳的桌子,馬賽克裝飾的巨人匹諾曹,金色裝飾的鏡子,這些超現實主義的元素營造出了一個完美童話仙境,顛覆了傳統與設計的界限,也創造了?Jaime?Hayon?風潮。
這可不是他第一次借用涂鴉作品來顯示自己的才華,1974?年出生于西班牙馬德里的他,與許多從小受正統藝術門派熏陶的設計師不同,少年時期就曾沉迷于滑板文化與街頭藝術。
「涂鴉之美盡在細節,而細節是一切藝術形式的基礎。」
涂鴉里那些創造性的設計,一點點地拋棄了人云亦云的審美惰性,用各種各樣的表現方式反省著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Jaime?Hayon?也正是這樣一點點地繪制出了屬于自己的「馬德里不可思議」。
手繪涂鴉代表了他想打破色彩和形式限制的決心,而?Jaime?Hayon?卻進一步不滿足地表示「所有的形式與尺寸,也都不過是一種實驗。」
2007 年?米蘭家居飾品展覽會上,Jaime?Hayon?為?Bisazza?所做的裝置大秀,就有一個超大的木偶造型淘氣地坐在他創作的經典家具中,鏡面的仙人掌燈、Josephine?燈就像童話故事一般徐徐展開。
「我從不介意犯錯,有時我犯了一個很大錯誤的時候,可能是我學到東西最多的時候,是我的『高峰』期。」
這種直面錯誤的樂觀和不倦學習的熱情,可以說是?Jaime?Hayon?一直以來保有的珍貴財富。
年輕時從本地一所大學的設計學專業畢業后,Jaime?Hayon?獨自一人前往法國巴黎,繼續攻讀工業設計。
憑借著對藝術創作的一腔熱愛,畢業后的他進入久負盛名的意大利?Benetton?傳播與發展中心(對,就是那個出品了許多爭議性廣告、大膽犀利的服裝品牌),獲得了與傳奇攝影師?Oliviero?Toscani?一同合作的機會。
「接吻的牧師和修女」正是出自?Oliviero?Toscani,作品視角從服裝生意走進社會不同階層探索社會問題。
短短幾年時間,Jaime?Hayon?就從籍籍無名的畢業生成長為了設計部門的主管。后來,2002?年他選擇回到西班牙創立了自己的個人工作室,從此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設計事業中。
2003?年?Jaime?Hayon?在倫敦?David?Gill?美術館舉辦了第一次個人作品展,他第一次用「地中海數位巴洛克」(Mediterranean?Digital?Baroque)風格來形容自己的創作。
那些畫在白墻壁上的故事,還有一支由超音波小豬帶領的軍團,給參展的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對我來說,一封信、日式桌子、巴洛克、洛杉磯都是我的創作元素,所有的形式變成了一個游戲,我喜歡這個游戲。」
比起多數的工業設計師,Jaime?Hayon?多了一些藝術家的氣息,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他的作品自第一次展出后,不僅在工業設計圈大受歡迎,更風靡各國藝廊和博物館的展覽。
在這個系列中,整個浴室被?Jaime?Hayon?當成了一件家具來處理,就像是一個可無限復用的元件一樣,可以放置于任何房間。
「設計師可以用任何自由的藝術形式建構物品,用單純的黑白交織設計語匯,天馬行空而毫不受限,當中的小丑可能是一盞桌燈,桌子也會長出來腳,帶來永不停歇的歡樂。」
如果說以上的描述和成長歷程是?Jaime?Hayon?設計天份最好的背書,那么喜愛用動物作為載體的習慣則讓他「頑童」個性顯露無遺。
「梔子花」系列(Gardenias)是?Jaime?Hayon?與西班牙品牌?BD?Barcelona?Design?合作以來,推出的第二款收藏作。其中最受矚目莫過這尊用混凝土雕塑的「猴子茶幾」(Monkey?Side?Table)。
Jaime?Hayon?也與西班牙陶瓷品牌?Lladro?有著多年合作經驗,上圖右邊的這款「夢中綠雞」?(Lladro?Green?Chicken)無疑是合作中最具知名度的作品。
一個原本是他在睡夢中所遇見的奇物,隨著討論度的水漲船高,童心未泯的?Jaime?Hayon?將綠雞又從陶瓷擺件放大成了珍視的搖椅,而且第一個坐上去嘗了嘗鮮。
Jaime?Hayon?仿佛像個動物俱樂部的司令官,在一堆充滿創意狂想的手繪圖畫中,催生出一群玲瓏精怪的動物朋友們。
譬如「希望小鳥」(Hopebird),便是 Jaime Hayon 為了鼓勵人們都能像希望小鳥般積極樂觀,從容振翅面對挑戰而設計。
還有這個「巴卡拉動物園」(The?Baccarat?Zoo)中,結合了水晶與陶瓷,誕生了一盅盅閃耀的動物糖果罐……
Jaime?Hayon?曾將這樣總結過他創作的心得,「我雖然被教育成為一個設計師,但是在內心我知道自己是一個藝術家。」
「我知道我必須做些有用的東西,但是一旦開始便玩樂其中,這是我對設計最感興趣的地方。我始終都在思考、繪畫與書寫,卻不知道何時可以用到這些靈感,所以我的工作就是講故事?——?講我自己的故事。」
或許這就是我們喜歡「頑童」Jaime?Hayon?的地方,忠于自己,在自己選擇的路上一個勁地努力,跟家鄉西班牙中世紀作家塞萬提斯筆下的那個堂吉訶德騎士一樣,卻比他幸運且靈活得多。
(除特別注明外,圖片均來自 Hayon Studio 官網及@jaimehayon in Instagr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