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個朋友老是半夜三更找我聊天,我便問他:“你以前作息挺規(guī)律的,怎么現(xiàn)在天天這么晚睡了?”他說:“失眠唄,一點都睡不著,睡著了也馬上就醒。”我說:“有心事了啊?”他答道:“壓力太大了,有點焦慮。”
20多歲的你,為什么這么焦慮?
我認(rèn)真想了想,發(fā)現(xiàn)如今這個社會,好像每個人都在焦慮,盡管焦慮的心情人人相似,但焦慮的原因卻各有不同。
我朋友的焦慮來源于他工作不太順利,但是因為每個月都要供房貸車貸,壓力比較大,不能辭職,而且家里人想讓他把房子賣掉,他不太愿意,就老是吵架。
其實這樣的情況普遍存在著,我們都想要把人生過得好一些,但是在追求的這條路上,有時候不免會產(chǎn)生自我否定,就怕自己成為失敗者。
剛畢業(yè)的時候,我們都希望能夠找到好工作,找到工作后都希望能夠得到重用,工作穩(wěn)定后都希望能夠買房買車,但是于此同時,我們又不太想一直奮斗,想要過得輕松點。
二十幾歲的我們,選擇背井離鄉(xiāng),呆在陌生又繁華的大城市里闖蕩,放棄了原本安穩(wěn)平靜的生活。年輕的時候總想要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多給自己爭取一點機會,運氣好就能變成成功人士。
于是,在擁擠的地鐵里,我們和各色各樣的人一起爭一個座位;在繁忙的公司里,我們和熟悉的同事一起爭一個業(yè)務(wù);在熱鬧的飯館里,我們和許多食客一起爭一份美味。
我們不得不把自己置身于一個不確定的環(huán)境中,面對著各種各樣的選擇,我們開始變得著急,變得焦慮起來。
對于身邊那些優(yōu)秀的人,我們總會驚嘆他們的成功,也會忍不住去比較。人家光鮮亮麗的奔走于各個高檔場所,而自己只能邋里邋遢存活于小地方。我們老把自己和別人進行比較,比著比著我們便會不由自主得開始焦慮,覺得跟人家相比還相差甚遠(yuǎn),可心里卻又馬上想要成為人家。
但是,別人的生活過的再好也是別人的,和你沒有一分錢的關(guān)系,只有提升自己,才能過好自己的日子。
我們越來越焦慮,往往是因為,越來越大的困難在前方,而這時候的你,卻力不從心。就好像爬山時,山腰的你總覺得,離山頂?shù)倪€那么遠(yuǎn),你已經(jīng)很累了,沒有力氣向前了。我們習(xí)慣了眼前的生活,貪圖著短暫的舒適,漸漸地就會失去動力,就剩下莫名的焦慮了。
真正影響我們的其實是欲望,它才是產(chǎn)生焦慮的源泉。有了欲望,便會產(chǎn)生焦慮。想要的太多,焦慮自然就會越多,我們想要好的工作,想要買房買車,還想要輕松而獲。這樣的我們是不是太異想天開了?要知道欲望是沒有止境的,不斷下去只會讓焦慮不停滋長。
這個社會是那么的繁忙,沒有人會停下來等你,他們都在拼命地奮斗,他們都想要完成自己的目標(biāo),做一個令別人羨慕的人。
世界不會同情弱者,也不會善待弱者。所以自己要調(diào)整好心態(tài),安撫好焦慮,踏踏實實走好生活中的每一步
我是想說,焦慮感也許本身沒有錯,因為它可能來自于你正在見識更大的世界。這本身就是成長的過程中的一部分。但是,我們應(yīng)該把重點放在自己身上,認(rèn)認(rèn)真真思考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而不是去關(guān)注別人的生活。
你才20多歲,別太焦慮,要知足常樂!人生路還那么很長,故事還那么多,只要做好自己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