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對我們的無視忍無可忍的非遺課老師,在經歷大部分評價不高的評教過后,她給我們看了一篇《一個大學老師是如何被毀掉的》文章。文章題目出來之時,我腦海里立刻冒出的想法就是:一個大學生是如何被毀掉的。這個題目確實有點嘩縱取寵,但確實包含著一個大二學生的疑惑與迷茫。
我在這里所說的大學生,是一個二本院校、有一顆上進心、愿意嘗試大學新鮮事物、抱著想要變得更優秀的心。而不是那種混吃混喝混文憑的人。
當初有一門課的老師說:“你們專業是王牌專業之一,也有碩士點博士點,為什么你們那么多人在考研的時候,不選擇自己的學校呢?”當時我的想法是,并不想在同一個學校里呆上幾年,也想盡力看能不能去到更好的學校,得到更好的環境。現在是只想離開,只是因為真的越來越討厭它和對一些事情感到越來越失望。
我不知道是只有我們學校/學院是這樣,還是普遍都這樣。也可能是接觸社會未深,我看事情還停留在書面標準,不知道真處于社會中會怎么做。大學兩年的經歷讓我覺得深深的無力,但這也也許與個人因素有關。
許多競選,憑的是你與老師的熟悉程度。選票似乎沒什么作用,有些上位者,憑的并不是能力。位置越上,越能感受到其中的黑暗,于是漸漸的就沒有了那份熱情與責任心。有些事,做到最后,憑的只是自己的那一份責任心罷了。
當初寫這篇文章,也主要是一時激動與感慨,不過越寫自己想得越多,也就越來越寫不出來了。
以前我以為,世間哪有那么多的憤世嫉俗,現在,我大概能理解部分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