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芳文】漫談滬語方言之--說說關于“白相”這個詞匯

? ? ? ?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當我走過45年的生命旅途以后,由于我對于滬語方言俚語方面的熱愛,還由于我十分愛好寫作的緣故,亦歡喜撰寫一些和滬語方言俚語有關系的一類文章,在學習、探討、研究、查詢與寫作的全過程當中,還發現有這樣的一件事情,對于絕大多數的滬語方言俚語詞匯來說,基本上都是帶有貶義色彩的。

? ? ? ? 在眾多的滬語方言詞匯當中,今天,我就專門來說說“白相”這個詞匯,我查詢到有關于這個詞匯的各種歷史資料,都顯示出像“白相”這個詞匯,原本的含義和意思就是帶有貶義色彩與含義的。

? ? ? ? 像“白相”這個詞匯,它到底又是什么意思呢?!要是翻譯成為普通話,它有兩層含義,它的意思就包含“游逛”或“玩耍”。

? ? ? ? 除去我在上段文字當中所說的意思以外,它還擁有第三層意思的,在從前的時候,至少在我們國家還身處在民國時期的時候,但凡是去妓院嫖妓;或者說玩弄女人,也同樣是使用“白相”這個詞匯。

? ? ? ? 不僅是如此哩,我還發現有這樣的一種情況哩,有不少“所謂的滬語方言俚語詞匯”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滬語方言俚語詞匯,并不是土生土長的本地方言俚語詞匯,而是由其他外省市的方言俚語詞匯嫁接移植轉變過來的,“白相”這個詞匯也同樣是如此的,這個詞匯不僅僅是屬于滬語方言,也是吳語地區的方言詞匯,有不少使用吳語方言地區的人,也同樣是使用這個詞匯的,譬如說:江蘇蘇州。

? ? ? ? 我查閱相關的各種歷史資料以后才獲知,“薄相”這個詞匯最早是出現在我們國家歷史上的宋朝時期。宋朝時期的大文豪蘇東坡蘇軾撰寫有《次韻黃魯直赤目》一詩,在第二句話語中是這樣來寫到的,曰:“天公戲人亦薄相,略遣幻翳生明珠。”同樣是宋朝時期的葛謙問葛郯撰寫有《水調歌頭·舟回平望久之過烏戍值雨少憩向晚復晴》詞二首,在其中寫有這樣一句話語,曰:“應是陽侯薄相,催我胸中錦繡,清唱和鳴鷗。”清朝的文人蒲松齡在《聊齋志異·柳生》中寫有這樣一句話語,曰:“子功名無分;萬鐘之貲,尚可以人謀。然尊閫薄相,恐不能佐君成業。”……凡事種種可以說是舉不勝舉!

? ? ? 如若說,你和我是屬于一個有心之人的話,還只要是歡喜各個地方的方言俚語文化的時候,是不需要多去言語一些什么的,自然就會去看看學習一下的,還會去發現有這樣的一件事情哩,去拜讀《蘇州府志》時,尤其是閱讀到“方言卷”的時候,就會發現有“薄相”這個詞條,它是這樣來解釋說明的,曰:“兒童戲耍曰‘薄相’”。還因為“薄相”又被叫作“勃(孛)相”,在民國時期時著有《民國法華鄉志》一書,所謂的“法華鄉”就是現在的上海市長寧區,去閱讀這本書時,在方言卷里面,記錄這樣一句話語,曰:“嬉游曰孛相”。很有可能是這樣一種原因,就是因為在上海這座城市的里面,在滬語方言讀音當中的這個或“勃”字或“孛”字,和“白”字的讀音可以說是屬于一模一樣的原因,因此就被上海人以訛傳訛地讀作“白相”這個詞匯,一直流傳到現如今,從而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上海人。

? ? ? ? 我還是依據查閱到的歷史資料顯示,“薄相”一詞是“薄命相”的簡稱,所謂的“薄命相”就是指:某個人時乖命蹇命運不好,一直在走背字,干什么都不成功,總是身處在霉運之中。而且“薄命相”這個詞匯并不是現在才有、才發明出來的,可以說是古已有之。在我們國家的古代,最主要還是以科舉制度為主導的,在這個制度下男性唯一的出路就是考取功名金榜題名,還認為唯有讀書高,其他什么都是不算什么的。如若說,小男孩從小到大都是個調皮搗蛋鬼,還不愿意好好地去讀書,正所謂“三歲看七歲,七歲看到老”,就會認定像這種類型的男孩子等長大成人以后,既不會有好的出息,還不能過上好日子。還如若說,十年寒窗苦讀以后,多次考試都是名落孫山沒有考取功名,像這樣的兩類人,就會被大人們稱之為“薄相人”。

? ? ? 《清稗類鈔》是民國時期徐珂創作的清代掌故遺聞的匯編,從清人、近人的文集、筆記、札記、報章、說部中,廣搜博采,仿清人潘永因《宋稗類鈔》體例,編輯而成。在這本書里面,也同樣是記錄有“白相”這個詞匯的,曰:“白相,游戲也,娛樂也。摟白相,對於人行游戲之行為,以自取樂之謂也,猶京語之開頑笑、鬧著頑兒也。寫意,適也,愉快也,蓋取樂之名詞也,即快活舒服之義也。”

? ? ? ? 當我在查閱相關的歷史資料以后,也閱讀過《古今圖書集成》一書,在《古今圖書集成·方言部匯考·崇明縣》也說過“白相”這個詞匯,說道:“白相,白,不花錢也;相,看也。”看相不花錢叫“白看”,“看白戲”也是“白相”,著重在沒有付出。白白地看看逛逛,是最典型的“白相”,花錢的“白相”是以后衍生出來的說法。

? ? ? ? 要是在“白相”這個詞匯的前面去添加一個“好”字,它就演變成為“好白相”,這個詞匯同樣也是一句滬語方言俚語,它是擁有兩層含義的,分別就是在說“十分好玩”與“極其可愛”的意思。

? ? ? ? 只為能更好地說明這種情況,就讓我來舉這個方面的例子。譬如說:對于老一輩的上海人來說吧,每年只要是擁有或空閑或休閑的時間以后,或多或少必定是要去老城隍廟(豫園)逛逛白相相的,還會去逛逛白相好幾次的,老一輩的上海人就會來說道:“每趟仔只要是去老城隍廟(豫園),就是屬于‘邪氣’好白相個一樁事體哦,還可以蹲勒里向喫喫白相一整天唻!”【備注:“邪氣”是滬語方言,它的意思就是說非常。】這段滬語方言的意思是說,去老城隍廟(豫園)游玩,就是屬于一件非常好玩的一件事情,可以吃喝玩樂一整天。

? ? ? ? 對于上海人來說,不管是在說些什么,還是去書寫成為文字,但凡事要用這個“說”字時,都是習慣用這個“講”字來替代之,還要是在“白相”的前面去添加一個“講”字,就演變成為“講白相”,它也是一個滬語方言俚語詞匯,它的意思就是說:說著玩而已。

? ? ? ? 只為便于理解這個詞匯,讓我來舉例說明。譬如說:有兩個人在一起“嘎訕胡”“談山海經”,【備注:“嘎訕胡”和“談山海經”是滬語方言,意思是說聊天。】其中一人聽到對方說的某些話語,令自己感到不怎么愉快,還要把不愉快掛在臉上時,說錯話的人就用滬語方言來說道:“覅好意思嘞,就因為吾伲是幾十年交情個老朋友啊,所以吾是隨便講白相個,忒儂打‘打朋’,儂千萬覅要生氣哦!”

? ? ? ? 上段文字中的“打朋”是滬語方言,意思是開玩笑。上段文字的意思是說:我和你是有幾十年交情的老友,所以才會和你開玩笑、鬧著玩,你千萬不要因為我和你在開玩笑、鬧著玩,而去生氣哦!

? ? ? ? 北京人歡喜把從小玩到大的朋友叫做“發小”,而我所在城市上海則叫做“出窠兄弟”。我至今依舊還能清楚地去記得,某年出窠兄弟朱天翔叫我到他的家里去“白相”時,他當時的未婚妻也在場,他向他的未婚妻用滬語方言來介紹道:“迭個人就是吾從小‘白相’到大個出窠兄弟,伊個名字叫做陸偉,吾本人只畀過是初中肄業罷了,算起唻頂頂多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伊本人是大學本科畢業,伊勒拉休閑個辰光里向,邪氣歡喜‘白相文化’,寫寫各類文章!”……

? ? ? ? 上段滬語方言的意思是說:我有一位從小玩到大的老友朱天翔,他向他的未婚妻介紹說道,我業余生活,是一個愛好寫作的人。

? ? ? ? 在“白相”的后面添加這個“倌”字就是“白相倌”,它的意思是說“各種適合兒童玩的玩具”。老上海人歡喜把各式各樣的“玩具”,一律都稱之為“白相倌”這個詞匯。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的上海小孩,既因為物資匱乏,還因為家庭收入有限的緣故,各式各樣的白相倌并不是很多的,譬如說有:竹蜻蜓、鐵皮發條青蛙……

? ? ? ? 在我們國家的國粹文化當中,有一種國粹文化叫做“麻將文化”,普通言話或國語叫做“打麻將”,然而,到滬語方言俚語詞匯當中,則表示為“搓麻將”,上海人在搓麻將的時候,輸贏一場的金額都不是很大的,這樣的搓麻將方式,上海人又叫做:“(搓)衛生麻將”或“小唻唻”。對于絕大多數的上海普通老百姓,之所以要搓這種類型的麻將,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在于--因為在上海人看來,數額不是很大的,彼此之間是不傷和氣與情感的,還可以長久地去白相。

? ? ? ? 搓這種類型的麻將,通常都是在比較要好的親朋好友與熟人之間,而且還會有如下三個原因哩,其一是:鍛煉腦子;其二是:聯絡彼此間的情感;其三是:交流各個方面的信息,因為在搓麻將的時候,可以一邊搓麻將,一邊嘎嘎訕胡談談山海經,上海人把聊天叫做“嘎訕胡”和“談山海經”。其中一個人就會開口來說道:“今朝仔吾伲儕是勒拉搓衛生麻將,吾伲只畀過是小唻唻,弄弄白相相!”……

? ? ? ? 上段滬語方言閑話的意思就是在說,我們四個人也只不過是在隨隨便便地玩玩而已,而且彼此之間輸贏的金額并不是很大的哦!

? ? ? ? 在新中國的歷史上,曾經有發生并經歷過“十年動亂”的,等到“十年動亂”結束以后,一直要到上海全面深化改革搞改革開放之前,就擁有三處聞名全國的建筑與(旅游)景點哦,它們分別就是“原南市區老城隍廟豫園”“黃浦區大世界”和“黃浦區南京東路步行街”。因此在這個時間段內,對于從外省市來到上海的人,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來到上海這座城市,還派生出這樣一句方言閑話,說道:“唻到勒上海灘,嘸沒去老城隍廟豫園、大世界搭南京東路步行街白相過個人,就覅算到過大上海。”意思是說:但凡是來過上海灘的外省市人,就連上述三個地方都沒有去玩過的人,就不能說是來過大上海!

? ? ? ? 上段文字當中的“黃浦區大世界”,它的地理位置位于西藏南路和延安東路的交叉口處,這個地方是干什么的呢?!就讓我來簡短地介紹一下所查閱到的歷史,這個地方是以游藝雜耍、南北戲曲和曲藝為主要特色的娛樂活動場所,12面哈哈鏡成為大世界里面獨有的吸引物。建國以后曾一度改名字為“人民游樂場”,1958年恢復原名,直到1974年又改名為“上海市青年宮”,1981年1月25日大世界復業,名字叫做“大世界游樂中心”,同時保留青年宮建制和職能。在那些娛樂活動并不是很豐富的年代里,不管是從外省市來到上海灘上的人,還是上海人,都是“交關”歡喜去大世界白相相,如若是上海人的話,一年到頭,最起碼也要去白相一次,還深受各個年齡階層的老百姓的喜愛哦!【備注:“交關”是上海方言俚語詞匯,意思是非常。】

? ? ? ? 老上海人把“收音機”叫做“無線電”,把“聽收音機”叫“開無線電”。我雖說從小一直到現如今,從未去“大世界”白相過一次,最多也只是在偶然的時候,有經過并走過這個地方,但是從小到大都是聽著“無線電”里的各種戲曲曲藝長大的,尤其歡喜聽上海的地方曲藝“滑稽戲”和“獨角戲”,在上海的曲藝獨角戲段子里面就有《白相大世界》,而且還有諸多的版本,我聽過滑稽名家郭明敏和方艷華版本的《白相大世界》、田麗麗和沈少亭版本的《白相大世界》……說大世界里面有各種好白相的地方,有照七彩哈哈鏡、各種地方戲曲,如:滬劇、越劇、淮劇、猜燈謎……就好似自己也去白相過的一樣。

? ? ? ? 還依據我查閱到的歷史資料顯示,“大世界”始建于1917年,創始人是黃楚九,它最初的名稱則是叫做“大世界游藝中心”。黃楚九生于1872年,卒于1931年 ,他又被叫做黃承乾,號磋玖,他是浙江余姚人,在20世紀初是上海灘上實業界的著名人物,既是中國西藥業的先驅,與此同時也是中國娛樂業的先驅。最初是依靠中西藥起家發家致富的,等到發家致富以后,又去創辦“大世界游藝中心”。

? ? ? ? 當“黃記大世界”邁入欣欣向榮之際,在中國爆發“九?一八”事變,上海灘上的各類工商業驟然之間變得十分蕭條,黃楚九的事業也同樣是難以避免,受到十分嚴厲的沖擊與打擊,工廠面臨倒閉,又遭遇到銀行提款的大浪潮。黃楚九一時之間防備不及變得債臺高筑,在手足無措之際竟憂急病死。等他病死以后,當時上海灘上的大亨黃金榮垂涎欲滴,以極低的價格把“大世界”收入囊中。據傳說,黃楚九之死,也是和黃金榮有關系的,說黃金榮早就看中由黃楚九創辦的“大世界游藝中心”,就是因為這個地方是屬于黃金地段,還因為這個游樂場所可謂是日進斗金,就無所不用其極、想方設法的去搞黃楚九,因為黃楚九白相不過黃金榮,故而就是被黃金榮給搞死的。

? ? ? ? 據家母倪榴珍對我講,在她的小時候,外公倪根生外婆張榴妹曾經帶她去白相過一次的,當時門票的售價是人民幣“兩角洋鈿”,【備注:“兩角洋鈿”是滬語方言俚語詞匯,就是“兩角錢”的意思。】她還告訴我可以在里面游玩一整天,是她最最幸福的事情之一……

? ? ? ? 在上海有這樣的一種說法,要想成為一名普通的戲曲曲藝演員,或者說有朝一日想成為名家與角兒,只有在“大世界”演出過以后,而且還能獲得絕大多數上海市民的認可時,才有可能長久地去做一名戲曲曲藝演員,要不然是做不成戲曲曲藝演員、不能成名成家的,只因為“大世界”是鍛煉各種戲曲曲藝演員的地方,唯有經過“大世界”鍛煉以后方可成才成為一名演員。有諸多的戲曲曲藝演員都在“大世界”演出過并站穩腳跟。我對滑稽戲演員比較熟悉,就拿他們來舉例,第一代滑稽泰斗大師楊華生就是在“大世界”學戲的,中生代的女滑稽名家方艷華、小輩滑稽演員毛孟達都在“大世界”演出過……

? ? ? ? 說來也是比較慚愧的一件事情,當上海的大世界游樂城重新開張以后,某一次和大學本科好友閑聊時,說自己走過40多年春秋以后,竟然是一次也未曾去“大世界”白相過,當我的大學本科好友們知道此事以后,都說以后有機會的話,相約去“大世界”白相一次。

? ? ? ? 在我所在的城市上海市,“白相”只是一個最最基礎的方言俚語詞匯,后面還可以添加詞匯的,就會變成另外的方言俚語詞匯。

? ? ? ? 譬如說:在“白相”的后面添加一個“人”字,就轉變成為“白相人”,“白相人”這個詞匯最早則是出現在舊時(民國時期)的上海灘上。滬上已故的連環畫大師賀友直先生畫過有關于舊時上海灘上的各種行當,老先生曾經在《賀友直畫三百六十行--說說畫畫上海老行當》里,還十分形象地說到過“白相人”這個詞匯,他說但凡是那些“無業游民”“無所事事什么也不肯干的人”、或者說“專門去從事坑蒙拐騙的一類人”和“流氓”就可以稱之為“白相人”。

? ? ? ? 當代作家茅盾撰寫有長篇小說《子夜》,在第七章中寫有一段和“白相人”有關的話語,曰:“你同他商量好了,專等那班白相人把何秀妹軋到冷靜的地方,你就去救她。”當代作家葉圣陶撰寫有長篇小說《倪煥之》,在第二十七章當中也寫有一段和“白相人”有關的話語,曰:“再看這伙人,穿長衣服,學生模樣的,穿短衣服,工人或‘白相人’模樣的,有的指得出他們的名字,有的好生面熟。”當代作家夏衍創作過一部話劇叫《上海屋檐下》,在第一幕當中也同樣是寫有和“白相人”有關的話語,曰:“小天津--一個‘白相人’風的年青人,推門進來,對大家望了一眼,一直往樓上去了。”……

? ? ? ? 上海人是擁有這樣的一種習俗,但凡是把“謾罵”或“吵架”這一類事情,全都是叫作“罵山門”,不管是身處在何種社會階層里面的個人或人群,相互之間只要是鬧點矛盾吵一個架的話,我認為這也是屬于在所難免的一件事情。就在上海的方言俚語詞匯當中,還有一句有關于“白相人”的俏皮話哩,這句話就是叫作“三等白相人,獨喫自家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做人一點都不懂得講義氣,不是專門干損害自己人的各類人事物情,就是只會做窩里斗的事情。

? ? ? ? 我曾經聽到過一對上海夫妻因為感情與各種家庭瑣事等一系列問題,妻子沒有忍住,一下子就對自己的老公罵山門大吵大鬧起來,用滬語方言俚語詞匯大聲地對對方說道:“吾嫁畀勒儂迭個赤佬碼子,就算吾眼睛儕是畀戳瞎忒嘞,霉頭可以講是戳到嘞菲律賓,儂迭個男人就覅是一個真男人,就是‘一個標標準準個三等白相人,只會得獨喫自家人’,勒拉外頭只會得白相討飯叫花子,到勒屋里向只會得白相娘子、‘尼子’搭‘囡魚’!”這段文字當中的“白相”和“白相人”就有欺負人的意思,段落中的“尼子”和“囡魚”是上海方言俚語詞匯,“尼子”是指兒子的意思,“囡魚”是指女兒的意思。

? ? ? ? 現如今的上海人,對于“白相人”是有這樣的一種解釋的,說但凡某一類個人或人群是屬于“搪瓷七廠”一類的人,就可以稱這樣的一類個人或人群為“白相人”。只因為在上海的方言讀音當中,“蕩、住、吃、唱”的讀音和“搪瓷七廠”幾乎是一模一樣的,才會有如此的稱呼。而且像這樣的一類個人或人群,一天到晚都不愿意去好好地工作,整日無所事事,無外乎就是只愿意去做如下的三件事情。其一就是:到處去“蕩馬路”,【備注:上海人又把“逛馬路”叫做“蕩馬路”。】其二就是:只愿意住在家里不肯跨出家門口一步;其三就是:其本人只知到處去吃喝玩樂唱唱流行歌曲,其他什么都不想做。

? ? ? 在上海這座城市,像滬語方言“白相人”這個詞匯,就是屬于一個通用詞匯,它既可以指男性,它也同樣可以指女性為“白相人”哦,上海人就把“女性一類的白相人”叫做“白相人嫂嫂”,像這個滬語方言俚語詞匯,它到底又是從何而來的呢?!等到我查詢歷史資料以后,方才獲知到--它最最早的時候,也同樣是出現、發明于中華民國時期的上海這座城市。身處在那個年代里面的人,有一部分女性因為或知情或不知情的緣故,嫁給某些不務正業的男性白相人,從而就讓自己變成為一名“白相人嫂嫂”。然而,對于現如今的上海人來說,尤其是對于比較年輕一代的上海人來說吧,未必就會知道這個方言俚語詞匯,也是很少有人在說這個詞匯,要是有說的話,也是屬于偶爾說說,也只有年齡在七八十歲的老上海人會在偶然間去說說的。

? ? ? ? 對于絕大多數的上海人來說,對“白相人嫂嫂”的理解,也包括本人在內,基本上都是通過上海的地方曲藝滑稽戲《七十二家房客》當中獲得的。里面的二房東是一位女性,是由已故女滑稽泰斗級大師綠楊先生扮演的,她所扮演的人物就是屬于“白相人嫂嫂”,真可謂是演繹的惟妙惟肖哦,她在戲里面從頭到尾就是扮演一個兇神惡煞類型的人,時不時總是歡喜“彈眼落睛”,為人最最刁鉆撮掐,而且還要專門、一刻不停地去欺負那些沒錢的窮人。“彈眼落睛”是一句滬語方言俚語詞匯,它的意思是說面部表情看起來比較兇神惡煞。

? ? ? ? 上段文字只不過是我述說由曲藝大師扮演的“白相人嫂嫂”,在上海灘的歷史上,也的的確確是存在著不少的“白相人嫂嫂”。

? ? ? ? 我認為,只為能更好地說明這種情況,我依舊還是要再來舉這個方面的例子。在舊時(中華民國時期)的上海這座城市,三大亨之一的黃金榮,他的第一位夫人名字就是叫作“林桂生”,她活到104歲以后才駕鶴西去的,她既是舊時(中華民國時期)上海灘上青幫的創始人之一,與此同時也是標準的“白相人嫂嫂”與“土皇帝”!

? ? ? ? 在當時的上海灘上,只要是她來“發一句條頭”,【備注:“發一句條頭”的意思是說一句話語。】整個上海灘上都要像地震似的去抖三抖哩,只要是大家看到她本人時,全都要恭恭敬敬地尊稱她一聲“大阿姐”,其中的“大”字,上海話的讀音則是讀作為“肚”字。

? ? ? ? 我曾聽到過一段有關于她的故事哦,在當時的上海灘這座城市,她本人就獨攬整個上海灘上“所有的屎尿”生意,但凡是上海市民拉出來的各種屎和尿,全都是要交給由她開設的公司去處理的,別人是沒有辦法去染指其間的。在當時,上海灘上每天拉出來的屎和尿,全都是要運到農村或鄉下作為種田的肥料來處理的,而且這項生意也是屬于一本萬利黃金萬兩的。曾經有人也想染指其間,并且要和林桂生一決高低與雌雄,她下一道死命令,上海灘連續三天拉出來的屎和尿,沒有一個人敢運出去,搞得整個上海灘上都是烏煙瘴氣臭氣熏天的,和她決斗的人,也只能是甘拜下風俯首稱臣再也不敢去染指……

? ? ? 【備注:①:文章為作者原創;②:前三張圖片和最后三張圖片均是作者編輯的;③:各種上海大世界圖片、賀友直上海風情畫圖片和各種滬語方言均來源于網絡上;④萬分感謝原創圖片。】

? ? ? ? 杜老倌俠客居(陸偉)寫于2022年01月01日星期六白天? ?


【九洲芳文投稿二區】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