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晚8點30回家,在等電梯的時候,看見一家人正僵持著等電梯,氛圍很是凝重。他們一家我認識,是住在樓下的,年輕女子斜挎著包,抱著快8個月的小孩,年輕男子現在一旁,焦急地望著電梯顯示屏不斷變換的數字,很顯然希望電梯趕快來,好逃離這尷尬的境地,女子的媽媽推著嬰兒車,滿臉怒氣,不顧旁人地沖他們吼到:你們可以不管你媽餓不餓死,但娃是你們的,你們也不管。
我覺得很不好意思,但是旁邊的電梯壞了,所以等待的時間有點長。年輕女子叫z.z和老公都是外地人,z的父親前幾年患癌癥走了,z今年生了小孩,遠在外省的公公婆婆年邁體弱,無法照看孩子,于是帶娃的重責落在了這個當外婆的肩上。平時z和老公都要上班,z的母親又要帶娃又要做飯,很是辛苦。然而z似乎很不知足,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今天的事情只是日常小事。
原來z覺得自己帶娃辛苦,想犒勞自己,約了老公下班后去看電影。中午的時候對母親說是約了朋友看,5點30離開,8點就回來。下午4點的時候,z的母親就推著小孩出門了,到了6點30回家的時候,卻怎么也找不到鑰匙。情急之下給z打電話,問什么時候回來,彼時的z和老公正在看《戰狼2》,說電影8點結束,z的母親便說電影結束再回來吧,于是他倆真的沒有送鑰匙回去,z的母親和8個月不到的小娃就在小區外等了一個多小時,天氣涼颼颼的,z的母親沒有吃飯,越等越急,越急越氣。于是就有了電梯外的一幕。
周末的時候,我下樓遛娃,碰見他們兩口子自己在帶娃,平時的話都是z的母親在帶,我湊過去隨便聊了幾句,原來z的母親一氣之下回老家去了。
我心里挺不是滋味,原本z的母親一個人就挺苦的了,幫z帶娃也累,卻并沒得到應有的感激。我反觀自己,以及中國的家庭。為什么幾乎每個家庭成員的地位都呈倒金字塔形式,越小的地位越高,越是被全家捧在手心,越老的越是沒有地位,即使為家庭付出再多,也總是做不完的事,受不完的氣。幾乎所有的人面對父母和子女,總是傾向于為子女付出,向父母索取。
02
y是我的表姐,她這個人吧,說好聽點活得比較自我,說難聽點,為人比較自私。做人做事,總是考慮自己比較多,她比我大半歲,雖然她諸多缺點,但他找了一個好的老公,很顧家,也很上進,不僅人緣特別好,對老婆也很上心,很重視儀式感,不浪漫卻很有心,結婚紀念日的時候會送禮物,平常的日子也會給表姐買花,雖然都不貴,表姐喜歡吃好利來的蛋糕,他會加班會專程開車去買,從來不限制表姐的開銷,表姐和小姐妹聚餐,會鞍前馬后當司機,會放棄和哥們娛樂的時間遛娃或陪老婆看電影,工作賣力深受領導和同事認可。這樣的表姐應該是很幸福,可她很作,不懂感恩,性子急,脾氣火爆,從來不肯好好說話,常常和表姐夫鬧脾氣。有句話是: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家里人經常勸表姐,要懂感恩,要知足,要惜福,可是表姐道理懂很多,依然我行我素。這樣的她,我們真的很擔心。擔心不懂感恩的她,不懂經營感情的她,小孩子一樣的她,在幸福的路上能走多遠?
我有時候在想,表姐不是個例,反觀自己,別人對自己好,總是理所當然,不懂感恩,人家對自己好,反而諸多要求,一言不合就要發脾氣,仿佛在對自己好的人面前,可以毫無防備,可以為所欲為,自己不高興了,有情緒的出口,可是,那個對自己好的人呢,他又去哪里尋找出口。人就是作,對自己一直好的不會感恩,對自己不好的某一天發善心對自己好點了,就被感動的一塌糊涂。真是可悲可憐又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