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有這么多年的合作,但夏洛特的世界絕對不止有科布。作為一個現代主義的建筑師,甚至大師,夏洛特的生活豐富多彩。一個能夠在雪山之上裸對自然的人,一定是有足夠的魅力與智慧把控自己的人生與事業的。
盡管早期和科布合伙創業時,她的光芒被科布掩蓋,但就如珍珠,終究會閃耀不凡的光澤,夏洛特后來幾十年的設計生涯毫無疑問證明了她的實力。
1937年,夏洛特·貝瑞安離開科布的建筑事務所,開始獨立工作。之間她仍然與柯布西耶兄弟有過多次合作,比如后來的馬賽公寓的修繕。
1938年到1939年間,夏洛特在阿爾卑斯山完成幾個高山建筑項目。
1940年,夏洛特出差日本,指導日本完成工業化轉型,當時剛畢業的柳宗理作為實習助手和她一起工作了2年多。在日本期間,因為柳宗理父親柳宗悅的影響,夏洛特接觸了很多日本傳統工藝,這些對她后來的設計風格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柳宗理每天陪同夏洛特考察,夏洛特對日本民間“最為日常的‘物’及其工作”的關注給柳宗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年后,作為考察的成果,夏洛特策劃了名為“選擇·傳統·創造”的展覽,在東京、大阪兩地的高島屋百貨商店展出。展品是根據法國人的眼光來選擇的,大部分展品是日本民間的日常生活用品,展出在日本社會引起了巨大反響,這深深的震撼了柳宗理,對他以后的設計生涯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果然大師的朋友圈里都是大師啊!
1946年回到巴黎。開始承接從南美到北非、從巴黎國際大學城到法航倫敦事務所、從平地到高山等各種家具、室內、建筑項目。
1966年,羅杰·高迪諾規劃建設弧山滑雪場,決定找一個著名的設計大師領頭,夏洛特最終被選用。夏洛特非常適合這個工作,她童年在阿爾卑斯山下度過,本人不但是個運動健將,更是個滑雪高手。她熱愛山地的一切,所以在做這個設計時,她的設計準則是:·不破壞本地自然環境;·切實延續本地阿爾卑斯山傳統木屋風格;·使用本地材料。
夏洛特設計的Cascade成為最著名的建筑依山勢而建,每一處都盡可能的適應地勢和陽光角度。雪場內禁止任何車輛通過,滑雪者可以從山上直接滑到住宿門口,感覺像是滑到了家門口的。建筑造型現代簡潔,對落葉松等本地材料的使用使得整體感覺非常像雪山傳統木屋。
這種將家居平日生活搬移到度假時段,將個人旅游變成全家度假解決所有生活細節問題的設計深受人們喜愛。
1974年Arc 1800開放,1979年Arc 2000開放,夏洛特的設計工作卻從未間斷,一直到1988年將近20年,她的主要精力都放在這里,老太太這時已經85歲了。
1989年夏洛特停止了在弧山的工作。
1999年過完96歲生日后幾天在巴黎去世。
夏洛特是一個典型的建筑師。建筑師不同于其他設計師最大的地方在于:他們在高齡時依然飽含激情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