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很火。
很多社交APP都有群,QQ群,微信群,陌陌群,支付寶群,微博群等等,突然覺得認識陌生人太容易的,只有能被邀請進一個群,少則幾十上百,多則能有幾千,于是乎,對于一些做銷售業務的人講,找目標客戶似乎要方便的多。
容嬤嬤是做保險的,與她相識也是在一個微信群里,平時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肯定多是廢話。她有不少老客戶是做茶葉生意的。看我朋友圈總發茶與紫砂壺的照片,以她的敏銳,不難猜出我也是做茶生意的。
約嗎?
約!帶著她徒弟就來了。喜歡喝安化黑茶,說是為了喝茶曾去過安化,還專門去一些知名的茶廠參觀學習過。談起家里的藏茶也能一一道來,只是要用手比劃著裝天尖的篾簍,因為她不知道那到底是幾斤裝的。
或許也真是愛好喝茶,市里大小的茶城她都熟悉。聊起茶知識,也是東一榔頭,西一錘子,我幾乎可以斷定她所了解的基本上是常去的茶葉店老板給傳授的。女人嘛,尤其是過了三十歲的,似乎一定要表現出些許恐慌,比如對身材、對膚色。所以揣測著,很多女人跟她一樣,不見得是喜歡安化黑茶,喜歡這七星灶焙火后的焦香,而是為了安撫那些許的恐慌。
她說家里有五六個品牌的茯磚,認識的茶葉老板太多,每家都買一點,中國式人情關系呀?!澳膫€好喝?”“好像也沒哪個特別偏愛,倒是有一款,喝了一次有臭青氣味” 。有句老話“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沒有問她有沒有嘗試著幾款茶多開過。
我們有一些所謂的愛好是被別人裹挾著來的,比如愛好喝茶,其出發點是為了身體健康或是業務需要。沒有深入了解的喝茶的點滴知識,可以歸于道聽途說。孰好孰壞?孰真孰假?到底該相信誰?人總是相信他們愿意相信的,而不是真相。能為你負責的只有自己,別人給的只有建議,決定權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