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就在誘惑時

秋假帶孩子去山西,去看了山西博物院的展覽。一個問題突然冒出來,人類發展出那么多精美的器物,以及各種宗教,究竟是為什么?人到底為啥而存在?我知道以我的智慧窮極一生都解答不了這個問題。但它就是斯斯然烙進了我的腦海,時不時在腦中還冒下泡,頗受折磨。

博物館存留下來的器物多是在帝王墳墓中出土的,或可理解為權貴人物欣賞把玩的物件,應當是物質的需求。宗教關乎哲學思考,生命的真實意義是什么?但從釋迦摩尼開悟后,后世傳承在博物館示現為什么是佛像的藝術展現而不是佛經佛典呢?或許有人會說,想了解佛經佛典要進圖書館而不是博物館。博物博物,首重在物。那么問題還是回到物上,這些器物包括佛像所呈現的器物代表了什么?大不敬的說,是否會導向玩物喪志之終途。觀古今之興衰,是否都與物寡與博有直接關聯呢?

恰好這幾天烏鎮互聯網大會。一邊是霍金,馬斯克,麥肯錫對于AI人工智能發展的警示;一邊是庫克,馬云,李彥宏對AI的鼓吹。我沒有那個智商,沒辦法去判斷對錯。但是真的很奇怪,人類發展出這么多機器人替代人工的操作為什么?這些器物可謂是人類歷史發展中的極致了。想像未來一天,從我們早晨睜眼到晚上閉眼,包括吃喝拉撒甚至做愛都可以通過機器來完成,那么人類生存的意義究竟在哪里?

我生來遲鈍,對于AI沒有太大的感知。但看到微信文章說馬斯克的警示中提到一種蜂鳥機器人,號稱智能刺客,具有極強的殺傷力,幾乎無法被打敗。不由得勾起心底的恐懼,是否終有一天,我們真的走進《駭客帝國》描述的世界。

回到文初的問題,這些AI機器人可謂人類智慧的極致體現,那么人類的未來呢?是否在物質(包括機器人)在內極致發展后,人類在自己的創造中導向毀滅。當然,從宿命角度,人類必然有一天從這個星球上消失,所以這個命題或許完全沒有意義。

不過作為一個當下的存在,我還是力圖去梳理清楚為什么是這樣?AI的發展到底是支持人類更加可持續的發展還是加速毀滅。我知道這個命題也只有它實際發生的時候才可能知道我。但是換一個角度,從每個個體自己身上卻能找到一些答案。我們都可以問問自己,在每一天每一個行動,面對的每一個人,處理的每一件事,消費的每一個商品,付出的每一分錢,投的每一筆資等等,每個當下帶著意識的思考:為什么是這樣?是因為誘惑,因為貪婪還是因為真善美的發心。

我們聽到無數的權貴者對我們說,今天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迎合時代發展的需求,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但是,抱歉,真的是這樣嗎?從古殷墟的殉葬,到博物館玲瑯滿目的器物,它們存在在告訴我們什么呢?

我看到一個個的貪婪,從心底深處的誘惑魔鬼驅使的貪婪。我無力改變別人,只能控制自己的貪婪。當然,一切都只是我的看見,與別人無關。所以我也只有守好自己的本心就好。盡量讓自己的每一分努力,都在向著真善美的努力下。非常抱歉的說,只是我主觀認識的真善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