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 2.0Beta

自由寫作第二期,第二篇。

第二期的我是誰,我從自己事業、能力發展的角度來寫一寫,因為以前從來沒這么寫過。

我是一位出色的口譯員,翻譯碩士學位,獲得歐盟口譯總司資格認證,曾在歐盟布魯塞爾總部實習。畢業后去過日內瓦聯合國萬國宮同傳國際勞工大會,現在是歐盟駐華代表團、法國駐華大使館的簽約中英同傳,還是北京大學燕京學堂長期合作的翻譯團隊負責人,組織完成燕京學堂所有口譯、筆譯任務。

我翻譯的時候理解清晰、表達靈活、愛動腦子、不拘泥原文而是從聽眾的角度出發來翻譯、講解。為ORSC(組織關系系統教練)擔任課堂口譯,學員把我當成第二個領課教練,在反饋表上給出許多好評。

我是一個有天賦的語言學習者。高中開始看日劇,沉浸在對話中潛移默化學會了日語,嚴格地來講從來沒有花錢上過日語課程(只有大學蹭過一學期的日語課,然后買了一些日語考試的書籍)但在大二的時候就考過了日語二級(那時候是日語能力測試改革前),400分滿分得了374分,相當于93%正確率。大三的時候通過了日語一級,400分滿分得分349分。2008年去西班牙學習一年后可以用流利西語與當地人交談,不過遺憾的是回國后專攻英語翻譯的學習把西語忘得差不多了。日語沒忘是因為太愛看日劇了。

我還是一名有潛力的教練,從2014年起跟著前IMD榮譽教授、榮格學院精神分析師Jack Wood教授和其他同事一起為中歐商學院和俄羅斯Skolkovo商學院提供領導力發展課程,從零開始學習用心理學視角來開發領導力。教練技巧、溝通分析理論、團體關系、團體動態的知識都非常感興趣,一直不斷在學習并將其運用到工作中。我收到的學員評語也從一開始的“沒有經驗”慢慢變成了“對團隊有很好的洞察”、“提問方式很巧妙”、“有效而客觀”。而我最大的潛力則在于一直不斷剖析、反思自己,挑戰自己走出舒適區,有改變自己的欲望,學了的東西都往自己身上使。從2014年底開始接受長程精神分析流派心理咨詢,在共創式教練中級課上幾乎每次都做demo客戶。認識到自己在性話題上的思想桎梏和封建余毒?馬上給自己報一個性能量工作坊。

我還期盼著成為一名團體關系會議顧問,去年8月去英國參加世界首屈一指的權威心理機構塔維斯托克人類關系研究所的萊斯特團體關系會議,接受為期兩周的體驗式培訓。今年10月、11月將進一步接受培訓,希望明年可以將團體關系會議這種體驗式的領導力開發和團體動態培訓方法引入中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