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家,歸鄉,旅行。如此多次的外出早已使我習慣火車的節奏,亦習慣在人頭攢動的候車廳,一遍遍在大屏幕上找尋自己該乘坐列車的車次和到達信息。
因此對于列車的晚點,這不可能是第一次。
我仍記得四年前,也是這樣一個冒著暑氣的假期。和老鄉在日照候車廳里,聽到我們該乘坐的火車無限晚點的信息。當時還是大學新鮮人的我一臉焦急,甚至嗚咽不止。我抱怨始發車竟然會晚點,對鐵路部門的辦事效率出言不遜,全然不知火車一路往返經歷了怎樣的惡劣天氣。看著周圍人群一點一點消失,看著到家的時間一分一秒推遲,心急如焚的自己在候車廳里不斷兜圈子,像極了熱鍋上的螞蟻。
最終大約是晚點了六個小時的樣子。許多購買短途車票的旅客都等不了這無止境的晚點,早早改簽了車票上了其他的車。于是車廂很空,冷氣亦足。我雖買的是硬座車票,卻放肆地享受了一把臥鋪車廂的待遇。十幾個小時鐵軌與車輪的碰撞,教我安然無恙回到家中。
還有過一次行程被耽擱的記憶,不過是乘汽車。大霧封山關閉了高速公路,一行大巴車滯留在高速路口長達五個小時。我分明知道,眼前的地點與家的距離,不過百二十公里。卻硬生生看著橫亙的大霧斬斷了線路,讓我只能對著省界,對著家的方向空嘆息。
差一公里,500米,100米,都不算到家,更何況隔著一條黃河的距離?
與記憶里這些被耽擱的時間相比,這次火車晚點一個小時,又算得了什么?
終于,在電子屏幕上車次信息推遲到第二日之后,車站廣播中傳來了列車到達的聲音。
一陣隆隆的響聲,檢票口的鐵門被打開,人流涌動。那趟能夠載我回家的火車終于姍姍而來,我卻不斷回過頭張望這座生活了一年的城市。
不會是最后一次光臨的吧。我明白未來有許多未知,更清楚對于一個月后將要前往的那座城市來說,這里是和家鄉之間一個完美的中轉站。
況且,還有那么多那么多相談甚歡的朋友,割舍不下的回憶,等著我去再次光臨吶。
縱然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常聯系”像極了一句不可完成的兌現。我仍然想制造機會,在未來忙碌的洪流中,攫取一股說服我們相見的清泉。
是我自己親口承認,相聚總是短暫,離別才是常態。我們也要不斷地走出生命的某個驛站,與過去告別,向未來舉杯。
前方那輛安靜下來的列車,它帶我前往的,是闊別半年之久的家鄉。
深夜,車廂里安靜又漆黑。我找見了自己的床位,爬上去,在最高層感受火車離開時啟動的顫抖。
一朝夢醒,窗外是刺眼的陽光。蜿蜒了那么久,火車已行至河南邊界。
手機信號微弱,前方是一個接一個的山洞。這帶有明顯地理特征的,靠近家鄉的熟悉,是五年前第一次出遠門的自己所詫異的新奇。
那時,我給閨蜜一路發著信息:“火車剛才過了一個山洞!”
“前面的山洞會更多!你看看兩邊,是不是都是山?”
現在的我,看著火車霎時被黑暗吞噬,沒有光亮的車廂伸手不見五指。我不再會懷著孩子一樣的新奇,給什么人發信息。
當我再次沉沉睡去,醒來。列車疾馳,家鄉車站的距離,只在方寸。
嘿,你好啊,故鄉。原諒我在異鄉新奇花草中棲居半年,才回到你的身旁。
再見了,一路奔波的K2667,感謝你穿越五省馱走黑夜迎來白晝,終于抵達該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