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
在我從小的記憶中,我媽是個利索能干美麗賢惠熱情大方的女人,周圍的人都喜歡和我媽相處,我爸是個小心眼,如果哪個叔叔和我媽說話了,回到家就對我媽生氣發火,更甚的行為是摔東西,媽媽常常一肚子委屈,獨自一人從大老遠的南方隨我爸來新疆,一點男人的溫暖都沒有得到。
我爸是正式職工,吃國家糧,媽媽是家屬,無正式編制,工作辛苦不說,還拿錢特少,我爸那嘚瑟的,覺得家里吃的喝的都是他掙來的,對我媽要求這要求那,而大多要求都是很無理的,我媽讀過書,很多事情都是默默地忍了,這樣的忍耐,更多的是為孩子,為一個完整的家。
漸漸的,我們都長大了,我記得在初中的時候我已經無法忍受我爸對我媽的無理取鬧,我常常會幫著我媽對抗我爸,哥哥們也會幫著我媽不允許我爸再欺負我媽。
當我們四個孩子都在外上學的時候,我爸那點死工資明顯已經不夠花了,我媽正好也從家屬的崗位上光榮退休了,那時的家屬退休是沒有工資的,于是,我媽毅然決然的決定賣菜來補貼家用。
我爸一點忙也幫不上,我媽起早貪黑的從批發菜到整理菜到市場賣菜都是一個人推著手推車來來去去的幾公里跑,我還記得,那時我已經負責起了家里的飯菜,我做好飯去換我媽回來吃飯休息,我和妹妹幫著守攤,然后我媽休息好了再去換我們回來。
也許因為辛苦,也許這么多年被我爸的不幫忙不說還有事沒事的犯個小心眼的氣我媽,還也許我媽自己掙錢了不用看我爸臉色了,我媽漸漸地開始有了脾氣,經常會聽見他們吵架。
我媽越來越厲害了,我爸也不像從前那樣敢肆意的對我媽使性子了,加上我們幾個孩子對我媽的袒護,于是,我媽的厲害脾氣開始助長,換做我爸開始沉默,后來我爸進了教會,在上帝的教誨下,我爸終于改邪歸正,經常都是在讓著我媽。
婆婆
我和老漢是中專同學,畢業時我們班辦了個畢業刊物,我從刊物中看到了一篇老漢寫的他媽媽陪他和他弟燈下讀書的情景,硬是被生生地感動,博得了我的同情和眼球,畢業后我們各處一方,卻相戀了。
他家是農村的,很窮,五個孩子,全都上學是供不起的,可是他媽媽鐵了心,不管自己多么辛苦也要讓孩子們讀書。
老漢上中學時學習成績非常優異,老師對老漢的爸媽說這孩子很優秀考大學沒問題希望他能繼續讀高中,可是那時家里有四個孩子在讀書,到了都上大學時費用是個太大的難題。于是他爸媽商量讓他們的大兒子也就是我的老漢先去讀中專,畢業工作掙工資了再供弟妹們讀書。
我嫁給他的時候他的大姐已經結婚,嫁給了城里吃公家糧的,二姐也大學畢業在農村當上了沒有編制的民辦教師,還有弟弟妹妹正好高中畢業雙雙考上大學。
我覺得我就像救世主一樣降臨到他家,我們負責供起了弟妹們上學的一部分生活費用,直至他們大學畢業。
進入他們的家庭,了解了婆婆。
婆婆同我媽媽一樣,也是個苦命的女人,但同我媽一樣,都是要強能干的女人。
婆婆干得一手好農活,家里家外操持的井井有條,公公是個大男子主義的男人,重男輕女思想特別嚴重。從我的觀察中,我覺得公公并不懂得關心婆婆,覺得自己理所應當的受婆婆的照顧,婆婆也比公公的文化程度高,可是卻經常受到公公的駁斥。
記得有一年婆婆被胃病折磨,也查不出原因,治療過程很漫長,婆婆每天都很難受,一年下來瘦了十公斤。即使這樣,因為公公不會做飯,婆婆還得每天給公公做飯。我從來就不相信做飯是學不會的,只要有愛,做飯就能學會。
可是大姑子小姑子們回憶起自己的媽媽卻都覺得有些自私,自己的媽媽在女兒生孩子期間從不會照顧,一些事都只為自己著想而不顧孩子們感受。
起初從一些事情中我也有這樣的看法,但仔細的想想,覺得婆婆原本不是這樣。婆婆是地主家的女兒,接受至高小的文化程度,因為地主的成分不好,所以屈就了當兵的公公,跟著公公來到新疆農村,吃了大半輩子的苦。
婆婆同我媽一樣,也是個沒有享受過愛情美好的女人,也是個沒有得到過男人體貼關懷的女人。我媽的壞脾氣,婆婆的自私,實際上都是一種多年歲月沉淀下來的委屈,是一種對委屈的另外方式的表達,就像自卑的人表現得并不是懦弱而是要強的自尊。
讀懂這些委屈時,我的心有些痛,我能做的,就是好好的愛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