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智能手機席卷市場后,無論老少長幼,幾乎人手一部手機。手機一時間儼然成為了最暢銷的商品,所以才讓街上的各種品牌的手機直營店的數量瘋狂增加。搞得現在出去逛街,總免不了被手機店的銷售員隔著大街喊:“帥哥,美女。進店有禮!歡迎選購!”
于是,有一條很流行的順口溜就是說,出門前,默念一句:“伸手要錢。”就能帶齊身份證,手機,鑰匙,錢包四個出門必備物件。從這里就可以很明顯地知道,手機已經成為我們不可或缺的一個生活用品了。
為什么智能手機能風靡到到如今這個地步?因為智能手機擁有各種用途,可謂是集娛樂,學習,工作,交流于一身。總之只有你想不到的功能。但是就是因為手機太吸引人了,所以有越來越多的人越來越依賴手機。于是,一些有識之士就開始告誡我們不要太依賴手機。手機只會讓我們浪費越來越多的時間。
其實呢,剛開始我也是贊成這些有識之士的看法的。我覺得如果我們能放下手機,也許生活里就會多出許多時間,我們可以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于是,我便開始踐行這一件事。有一段時間,我開始不帶手機出門,像以往那樣去上課,購物,吃飯。什么都沒變,變得只是手機。起初,因為沒有了手機,總覺得心里有一種缺失感。于是我拼命找其他事來填補這種缺失感,看書,運動成為我的首選。這樣看起來,應該像是很棒的樣子,對嗎?
可是,這樣的生活過了幾天后,我反而有諸多不適。還記得網上說過“試著將手機關機一天,你會發現你的各種通訊工具里根本就沒人找你。”可是,不是這樣的。我不帶手機的那些天,媽媽剛好打電話給我,一連打了好幾個都沒有接通,她開始有些緊張。因為之前我們都有在一個相對固定的時間進行通話。所以不帶手機,反而給媽媽增添了憂慮。另外,不帶手機去上課。雖然上課過程中更集中精力聽,但是卻有諸多不便。比如老師說,同學們記得把這張PPT用手機拍下來,這是這個星期的作業。又比如,老師說,這個單詞除了我們熟知的意義外,還有另外一個意義,大家用手機查查看。還有些時候,老師講課太快,有些知識內容來不及做筆記,這時又苦于沒有手機可以將授課PPT拍下來。晚上從圖書館出來,校道上燈光微弱,多想有個手機可以開閃光燈來照明。還有就是出門購物,吃飯時,偶爾會因為現金不足,就差那么幾十塊錢。可是那邊偏偏不支持刷卡。這時老板好心提醒可以接受支付寶轉賬,可是我只能尷尬地笑笑。因為沒有了手機,總是不知道時間早晚,導致錯過末班車。錯過了末班車,本來還可以打的,但是位置太偏僻,老是等不到車。這時,多想求助于手機的打車軟件啊,可是我沒帶手機。
造成上面的不便,也許很多人會說,還是因為太依賴手機了。不否認吧,因為大家漸漸地都形成這樣一個意識了,很難再重新改變。也是因為我們已經將手機的功能融入進我們生活的日常了。缺了手機,生活真的變得不那么方便了。
我一直覺得,讓我們沉迷手機之中的不是手機本身,而是數據流量,特別是WiFi。也許,只要你關掉數據流量,關掉WiFi。你就可以讓你合理利用手機,不再讓自己成為手機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