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剛打電話問我“若是有一天你選擇了愛情不要爸媽了,我們怎么辦?”
原來,隔壁家七嬸的女兒雙兒跟人私奔了,去了河南。任憑七嬸如何哭鬧她就是不回頭,七叔則是一個人在喝悶酒。七嬸這幾天都來我家找我媽嘮嗑,說在那個家呆不下去。雙兒比我只小10個月,是七嬸從路邊抱來養(yǎng)的。雙兒初中畢業(yè)后就外出工作了,這么多年來,掙的錢大部分給了家里。雙兒跟我說過,她不喜歡這個家,父母整天除了吵架就是吵架,早就呆膩了。所以她努力掙錢,為的就是償還他們的養(yǎng)育之恩。
雙兒心高氣傲,天資聰明。可惜家里窮,沒讀什么書,說不怨是假的。隱忍了十幾年,現(xiàn)在終于離開了生活了27年的家。我不批判她的行為,每個人有追求幸福的權(quán)利。
雙兒的事情,媽媽肯定是受到了影響。很少主動給我打電話的她,今天問得這么小心翼翼,我想也是擔心我跟雙兒一樣把。爸媽知道我執(zhí)拗,有時候總是拐彎抹角打聽我的情況。可是因為每天忙著工作,根本就沒有時間去談戀愛。更別說去認識別人,去私奔了。
我知道爸媽之所以小心翼翼,就怕戳到我的痛處。我知道那件事他們一直在擔心我,害怕我再次一走了之。其實我一為當年的事情自責,因為自己自私害得他們擔驚受怕了。但是若要問我,有一天會不會為了愛情不要爸媽,我想做不到這般殘忍。若是有一天,我遇到的那個人是外地的,而父母又不同意我外嫁,那么所遇到的人的表現(xiàn)很重要。如果他真愛你,他會用行動征服你的家人。這一點,我覺得閨蜜的老公就做得很好。
誰愿意自己的女兒外嫁?誰愿意一年甚至三五年看不到女兒一次?誰愿意女兒嫁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正如媽媽說的,“嫁那么遠,你受委屈了家人又看不到,連回個娘家都那么難。”我知道,媽媽說的是大姨。沒有了娘家,你的依靠就只有你當初認定的那個人。假若起爭執(zhí)的時候他沒有站在你這邊,那么氣除了哭還能怎樣?所以外嫁,你必須做好任何的準備。
以前小姨剛嫁給小姨父的時候,就常常吵架。而小姨家和我家很近,小兩口吵架了小姨就經(jīng)常跑到我家過夜。若是小姨父追著屁股跟過來,鐵定會被我媽臭罵一頓。如果吵得再嚴重一點,小姨回外婆家了,那小姨父的日子就不好過了。別說外婆,單是那些舅舅就把小姨父整得不要不要的。所以媽媽經(jīng)常跟我灌輸,不要嫁那么遠,若你有點什么事兄弟姐妹之間還能幫襯一點;太遠了,鞭長莫及等理論。
緣分這種東西來了的時候,是不會跟你商量地域問題的。
外嫁付出的代價,我從閨蜜身上看到了。但是她得到的,遠遠比付出的多。不少朋友是外嫁的,過得都不是很好。所以她們說閨蜜是運氣好,是外嫁中的另類。別人外嫁我不知道怎么樣,但是閨蜜幸福就好。
年紀越大,愛情越輕,家人在我心中的位置越來越重要。媽媽跟我嘆氣,哥哥們很少給家里打電話,更別說給在另外一個城市工作的爸爸打電話了。我安慰媽媽,
“他們現(xiàn)在成家了,忙著家計可能是沒有時間吧。”“唉,自從他們結(jié)婚了就好像忘了我跟你爸的存在一樣。”
我能說什么呢?爸媽的生日哥哥們從來不記得,每一年都是我提醒,結(jié)果張羅的卻是嫂子。我不知道是否所有的兒子長大后都跟父親不親,都會變得如此陌生。但是我現(xiàn)在只知道,爸媽現(xiàn)在越來越依賴我,若是我打給媽媽的電話比爸爸多,爸爸就會跟媽媽吃醋。可是爸爸卻從來不跟我說。所以每次我給媽媽打完電話后,我都會馬上又給爸爸打電話。
可能是因為哥哥們冷落了爸媽,我越發(fā)覺得他們年紀越大,就更害怕我離開他們。我不談戀愛他們會擔心,我若有點風吹草動他們也擔心。當父母的真的不容易,我年紀越大越能體會他們的心情。
若是有一天,愛情和親情真的沖突了,我該如何是好?這個問題前段時間有和朋友討論過,她一針見血的說
“你不是那種委曲求全的人。”實際上誰知道呢?我只想好好孝順父母,盡自己最大的能力滿足他們的要求。
就像七嬸說的,她想要什么只要跟雙兒說,雙兒都會毫不猶豫給她買。但是就不能跟兒媳婦說,畢竟不是親生的。更不能跟兒子說,因為兒子會跟媳婦商量。而現(xiàn)在雙兒外嫁了,七嬸的小棉襖沒有了能不上傷心嗎?
我能讓爸媽驕傲的一件事并不是我能掙多少錢、有多出息,而是我每年記得他們的生日,他們喜歡的東西我能毫不猶豫掏錢就買給,變天的時候我會惦記著給他們置辦衣服和鞋子,隔三差五打電話關(guān)心問候。這是媽媽在左鄰右舍間,最值得她跟那些三姑六婆們炫耀的事情。可是老媽從來不考慮過別人的感受,總是炫耀她的新衣服、新鞋子是哪些是兒媳婦買的,哪些是女兒買的。如果這也值得讓媽媽炫耀,那么我樂意至極。
其實我想說的是,愛情與親情,不是一道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