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去了大山深處的怒族村寨。那里的山山水水、人物故事,是我從未遇見過的。
是傍晚時分。
傳說中的老姆登就在眼前,站在村口高昂的木棉樹下,看著眼前慢慢流淌的云海,夕陽柔和的光線印在大山的褶皺里,忽明忽暗,色彩斑瀾如夢幻般的童話故事。
四周寂靜無聲,裊裊炊煙在錯落有致的席屋頂上繚繞著,門前的小狗好奇地看著來客。一聲聲鳥鳴蟲吟,幾只覓食的雞雛急匆匆跑過,忽然覺得,自己是這片領地的異類,不自覺地腳步輕輕,生怕驚擾了這里的安靜與祥和。置身其中,自己的身心都仿佛一下子輕盈了許多。
心靈深處的負累與沉積,瞬間被這里的一切稀釋、沖淡,無聲無息地消失在遠山近水的大自然懷抱中。與天地合一,我才感覺到自己的渺小與狹隘,萬般滋味都化為塵埃遠去,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頓悟”。
穿過時光的波紋,依稀可辨遠處的自己:彷徨失措的模樣,糾結煩悶的心情,不甘心空度年華的躊躇滿志,急風驟雨中勇敢堅強的女人。對于自己的前半生,盡管蹉跎,也是別樣的風景,我無怨無悔地書寫了自己酣暢淋漓的人生故事。
不同的境遇,就有不一樣的守護天使。而我在這里,在怒江大峽谷的密林深處,尋找到了自己的心靈歸處。
這里的寧靜與自我,包容了我的疲憊與浮躁,接納了我的偏頗與執拗,它是港灣,仿佛似曾相識,輕輕地牽著我的手,與我的內在靈動共舞,舒緩而又浪漫。
在怒族人家安頓下來,火塘邊用了晚餐,怒族阿媽沉默而又友善的笑容,是最好的祝福,這里,仿佛是我遠方的家。伴著山風嶺麗的清新空氣,一夜好夢。
是日清晨。外面叮叮當當的響聲叫醒了我,是阿媽在廚房給我們做早餐,手機屏幕上顯示早上7:30分。
推開陽臺的門,一輪清澈的滿月還掛在高高的山頂之上,映襯著幾片緋紅色的云霞,此時的山色是那種深沉而又充滿生機的碧綠,最遠處高黎貢山的雪山頂上依稀可見皚皚的積雪。
我第一次見到這種奇妙的景象。稍晚,月亮的顏色逐漸變淡,悄悄地隱在山的那邊。很快,遠方的雪山就被明亮的金色完全籠罩了,與周遭青色的群山相輝映,美麗得有些不真實,不由自主地贊嘆大自然如此神奇與奧妙。
我坐在陽臺上的藤椅上,不舍得離開。心中充滿了感激和珍惜,能夠擁有如此的機緣,享受此情此景。
阿媽很早就生好火,小方桌上面泡著溫熱的老姆登紅茶,我點了酸湯餌絲,和一份苦蕎餅。份量有點兒多了,但今天要去舊城知子羅,和碧羅雪山腳下的茶場,需要充足的熱量補充。
餌絲滑柔,湯料也新鮮可口,有西紅柿和豌豆莢煮在里面。原汁原味的苦蕎餅,蘸著山里的野生蜂蜜,非常好吃。我把剩下的幾塊餅收好、帶上,做旅途中的干糧。
舊城知子羅坐落在碧羅雪山的半山腰上,是怒江的舊州府所在地,還保留著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建筑風格,染滿了舊時光的痕跡。
寬敞的街道,悠閑自在的人們,灰磚青瓦白墻,赭紅色的窗欞小巧結實,窗前的一大簇白色的雛菊相依相偎。街邊的客棧簡樸而有韻味,小吃簡單、親切,只是一些家常便飯,倒也可口。吃上一口怒族阿姨煮好的過橋米線,就著辣子折耳根的清香,感覺很愜意。
晴好的天氣。
秋天清透的陽光下,在山上涼爽舒適的溫度里,慢慢地走,慢慢地看。嫩綠的藤蘿爬滿了各個角落,不經意間修飾出來的效果,是那么美好。
州府整體搬遷走了,有村民故土難離,守著這份情懷至今,重復著以往的風格與習慣,才會有如今保存完好的建筑,在這個大山深處,無言地述說著州府過去的繁榮景象。
在一塊宣傳欄上有著知子羅的歷史背景資料。褐色的牌欄上面有綠蘿拂面。正在仔細閱讀的時候,“吱嘎”一聲,背后有兩扇木門打開,一位老人家斜背著一頂竹籮走了出來,應該是去自家的地里收些果實或者蔬菜。
從知子羅再往上走,大約五公里,是老姆登茶場,盛產高山茶。茶場隱居在海拔2200米的高山之上,空氣清新,土質優良,不需要任何肥料。
把車停在一處觀景臺上,選擇走路上山。碧羅雪山腳下森林濃密,各種植被類型極為豐富,含氧量很高,走在路上,也不覺得辛苦。
已經過了采茶期,路邊的茶樹開滿了茶花,肥白的花瓣里面嫩黃的花蕊上滾動著露珠,近距離感受它們,有濃烈的香氣飄蕩,感覺這里的空氣都被染上了香甜的味道。
是午飯時間了,去廚房點了臘肉炒青菜,一份燜南瓜,茶場主人用山泉水泡了一壺新茶讓我們品嘗,我坐在茶臺前,一邊看四周的風景,一邊品茶。
俯視怒江,淡藍的顏色,蜿蜒在山與山之間,遙遠的距離隱去了它奔跑的力度,對面是高黎貢山,云霧逐漸清淡了,我竟然看見了雪山,皚皚白雪印在幽幽的綠色身后,耀眼奪目。
在茶場主人的后花園里,茶場主人告訴我們,他的各種珍稀植物是從碧羅雪山的原始森林里尋覓到的:紅豆杉、野生石斛,還有許多我記不得名字的珍稀藥材,白色的水晶,那么大的一塊,曬在太陽光下,未經雕琢,也熠熠生輝。
路邊有一棵結滿了果實的樹,小小的綠色果實,主人隨手摘下了幾簇,放在茶臺上,拿起一顆,用力一捏,涌出一股淡淡的綠色汁水。我學著他的樣子,把里面的汁水液含在嘴里,清甜無比。問他名字,說是本地人叫它“鼻涕果”,這么直白簡單的名字,真好。
問茶場的主人,會不會去山外面發展,這里純凈、沒有污染的高山茶是一個好的機緣。
主人憨憨地笑了,這個開朗的中年男人飽含感情地告訴我,他的祖輩世世代代生活在這里,舍不得離開,這里的天空、樹木、河流、大地,連同質樸的鄉親們,都是他的至愛。至于茶場生意,也是一份放松、隨緣的心情。勞動、收獲,對于他們,是久遠的傳承,也是快樂的源泉。
我從心底里羨慕這里的人們,喜歡這樣的生活方式。他們漫步于云端,虔誠于腳下的土地,過著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任憑外面的世界風起云涌、千變萬化,故我依然。
忽然發現,這樣的方式,不就是我最向往的慢生活嗎?
【無戒365極限挑戰營】第十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