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感受”和 “需要” 的思考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學習非暴力溝通中,重要的兩個元素是“感受”和“需要” ,而我們的社會文化并不鼓勵我們揭示個人需要,在長期的壓抑著自己感受和需要的時候被我們擺到面上來提及的時候總是覺得很尷尬,很別扭。

在學習的時候,老師說表達“感受” 的詞有500多個,學霸@妮妮 說,她是用抄寫的方式來強化記憶這些詞的,而且為了便于記憶,她把這些描述“感受” 的詞按馬斯洛需求體系進行了分類。這句話一下子就觸動到了我,我當時就在想,很多人的心理需求已經達到了上層或者是靠金字塔偏上的層次了,但是我們在主動、正向表達感受和需求的時候很多人仍停留在最底層,例如:我餓了、我累了、我困了……;而表達其他層次的需求時往往都是用“評價” 、“指責” 的方式提出來的,例如:你不尊重我、你不愛我……

在用非暴的方式跟孩子做交流時,孩子還不太會準確的表達感受和需求,我用感受和需求的卡片給她選,就很快了!我用的方法是:他們先講述事情,然后我問他們感受的時候讓他們在感受和需求的牌里分別選出1—N張卡片擺出來放在自己面前,我再去跟他們一一確認,這樣就能比較順利的進行下去,同樣的方法也可以對自己的感受不明確、不善于表達的人使用。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