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苦苦研讀行為心理學的我,耳邊突然一驚,本能地抖了抖。
又開始啦,又開始啦……咋咋呼呼,不知這次又是為了哪部小說逆天的情節,還是哪條八卦的空穴來風。
順勢回頭一看,手機畫面還停留在小說頁面,原來如此。正準備轉身繼續啃書之時,“我掛了一科”妹說道,“什么?你在看成績?”驚訝地問著。“嗯,59分”忿忿地回著。“差一分!真有夠受罪的。好可惜!”看著她那激動的情緒,不深不淺地說道。
忽然想起了那句熟悉的咒語,每到了考試季都會滿血復活,傳達著我們深深的夙愿——“六十分萬歲,少一分受罪,多一分浪費”。思緒轉眼移形換影,回到解放前,盡管耳邊還充斥著妹妹的聲聲抱怨。
學生時代,天天盼,夜夜盼,就想著放假,想著什么都不做,靜靜地坐在電視機前看自己存了些時日的電視劇,不過這對于大學的我太小兒科,太無聊了。只想盡快步入社會,為自己賺取“學習零用錢”,漸漸的,喜歡上了走南闖北,看看我所不知道的世界。
可是通關之行怎會如此輕松如意!考試季,我的夢魘。一想到考試前的鬼樣兒,暗暗生念,我竟然還活著,幸好我還活著。
一般在考試前一周就開始屯糧,所有物資配備齊全后,就準備閉關修煉了:起床第一件事不是洗臉刷牙上廁所,而是打開電腦,運用多方資源(教師的ppt、自己的筆記、同學的筆記、重點勾畫),整合復習材料,足不下樓、蓬頭垢面、衣不解帶等已經不足以形容了,怎一個“鬼”了得……
待復習精華提煉以后,還不忘資源共享,久而久之,每到了考試季,大家復習就指望著我了。閉關還在繼續,既然材料已有,只待獨自冥想,復習姿勢奇形百態,連我自己都甘拜下風。
第一招:躺式,有“L型躺”和“U型躺”兩種,雙腿靠墻直立,上半身平躺為前者;而后者則是趴在床上,雙腳直立隨意搖擺,雙手撐著下巴,嘴里咕咕念著各類搖籃曲。
第二招、蹲式,同樣有“借物蹲”和“自然蹲”兩種,借物一般為凳子,蹲在凳子上,或直立,或盤曲,或跪蹲,招式多樣,但效用低能;自然蹲就好辦多了,蹲在地上,隨便換裝,行動自如,還有很多額外收獲,累了數數地上掉落的頭發,別有一番愜意,抑或發現了書桌下的“奇珍異寶”,是之前一直未尋到的……
再怎么變,再怎么換,該來的誰也擋不住。整裝待發,身揣兩支筆,帶著一顆快爆棚的腦袋,攜著一個行云如流水的心愿,上戰場吧。一場自我角逐的戰場,60可不是我的目標,更高、更強才是戰場勇士的旗幟,多么豪氣的壯語,多么瑰麗的畫面,只可惜現實容不得啊,學渣逆襲學霸的名額有限,兩兩相爭,哪來懸念一說……
恍惚游蕩的神思,久久不能平靜,越往深了想,越不能自拔。“好惡心啊,那個老師,好氣人啊,就差一分,怎么都不收上去嘛!”妹妹絮絮叨叨的怒氣驚醒了我,“看來你在意的好像不是掛了的事實,而是60與59之間差的那一分呢。如果那不是一分,而是三分、四分、甚至五分,你還會這么生氣嗎?”妹妹笑了笑,沒有再繼續說。
“讀書苦,讀書累,讀書還要交學費”的號召力貌似在校園很吃香,那我能說句“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嗎,雖苦雖累趣味多。或許現在不能理解,但相信在往后艱難困頓之際,不經意的回首,原來那個時候的生活最值得珍藏和回味,而那個時候的自己最好幸福。
就像此時沉浸在“夢魘”中的我一樣,也曾為那可憐巴巴的60分惱怒過,努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