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你的孩子為什么跟陌生人走,原因可能在這里

拐賣兒童一直是一個讓父母神經緊繃的話題,每一個父母看到小孩被拐賣的新聞,都會不自覺地代入情境,然后脊背發涼。孩子代表了家庭的希望,不幸丟失孩子的家庭,絕大部分父母的人生也隨之分割成兩半,孩子沒了,家也就沒了。

去年書童幼兒園做演習,讓小孩子們不要跟陌生人走,我受邀去扮演“壞叔叔”,結果可能是我長得太丑孩子們害怕,最后沒能騙出一個小孩,但其他“騙子”卻將孩子們成編制的騙出,甚至面對幼兒園保安的厲聲喝止,孩子們也不管不顧,跟著“壞人”走出校門。當然,這還是一些“業余”的“騙子”,對于職業慣犯來講,利用好從眾心,運用合適的騙術,騙小孩玩一樣。

關于孩子的防拐,大人做好看管教育是必須的,比如在外面游玩,把手機放口袋里,眼睛一定要時刻盯在孩子身上,如果小孩調皮,別管他人的眼光,可以考慮用那種防走失繩拴著,什么遛狗不遛狗,萬一孩子丟了,后半生真的連狗都不如。同時,告訴他們人少的地方不去,不拿陌生人的東西,遇到危險迅速跑開并大聲呼救,牢記110,找警察叔叔,幫助孩子建立人際交往的邊界線,幫助他們建立邏輯推理能力和判斷力。

可是我們不可能時時刻刻都看著孩子,特別是當孩子稍微大一點。對于2-7歲的孩子來說,好奇心到達頂峰,我們鼓勵他們社交,又絕對禁止他們不和陌生人說話本身就有沖突,這兩者的界限太模糊(剛在朋友家吃完飯回家路上書童給一個陌生路人打招呼,完了想得到我的夸獎,到現在我還在思考如何去給她解答這個問題,做到既不打擊她的熱情,也不對她的這種行為鼓勵,歡迎朋友們支招),何況騙子有的是辦法讓孩子們產生興趣,只要時機合適,拐走一個孩子很容易。我們更不能因為孩子長大了些就認為他們不會成為人販子的目標,這個世界的黑暗面超乎想象,成年人尚且被被明碼標價掛在暗網出售,被人買去狩獵用或者囚禁當性奴,你說十多歲的孩子沒人拐?醒醒吧!

預防被拐除了大人的看管教育,和孩子自身素質的關系更密切,因為他們是自己人生最直接的參與者,他們是第一時間做決策的人,也是所有后果最直接的承擔者。那么,應該怎么做?

我覺得,先從保護他們的好奇心做起。

遠離危險的意識是人類延續至今的重要原因,早就刻在了基因里,不去人少的地方,遇到危險逃跑呼救大部分孩子都能做到;做一個誠實的父母,平日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盡力滿足孩子,孩子不拿陌生人的東西也容易做到;110,有困難找警察叔叔也沒什么大問題。最難的是幫助孩子建立邏輯推理能力和判斷力,因為對于體格和心智尚未完全發育好的孩子來說,當他們遇到壞人的時候,面對更強大的體格他們毫無勝算,唯有更強的邏輯推理能力和判斷力,才能讓他們絕處逢生。恰恰建立這兩種最直接、最重要能力與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密切相關。

好奇心是促使人不斷去探索、發現、總結的動力,說它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基石都不為過。孩子們在好奇心的推動下去探索,在探索中認識到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明白一個行為可能造成的結果。然后長經驗、懂因果,直接影響到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放到日常生活,他們會明白比如刀子割東西很鋒利,割破手指會流血;沙子變幻莫測,揚到眼睛還會流眼淚……放到人際交往,他們會分析別人不會像父母一樣遷就自己,該遵守的規則必須遵守;他們會分析如果跟陌生人走,可能會造成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的后果。

說回上次幼兒園的防騙演習,活動開始前,我在家長中間夸口說書童你們騙不出來,所以,書童成了“騙子”們的重點關照對象。說實話當天我并沒有跟她特別強調什么,只是在去學校的路上裝作漫不經心提醒她不要跟陌生人走。在我“騙”孩子的任務失敗后,我去書童所在班級偷看,只見兩個“騙子”圍著書童發動攻勢,可書童坐在凳子上就不起來,“騙子”最后失敗了。在看見我的那一刻,書童的眼淚奪眶而出,長久的安全教育在這一刻帶給她切身的驚恐,她信以為真,認為那些家長真的是壞人。我抱著她,安慰她,而我內心卻很欣慰。

她不跟陌生人走,一方面是膽小,一方面我相信在她小小的內心已經形成了簡單的判斷,如果跟別人走,可能會再也看不到爸爸媽媽,這是一個孩子最大的恐懼,擁有正確的判斷力才能讓他們在面對危險時做出抉擇,抵擋住那些致命誘惑。

關于孩子的好奇心,以及大人經常扼殺孩子的好奇心,前幾天寫過一篇短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我的公眾號是“冷娃說”,歡迎朋友們前來圍觀做客????????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