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云常說:“我爸爸是吃貨,我媽媽是吃貨,所以生出來我也是一個小吃貨,我們就是吃貨的一家。”這句話還真是貼切呢!
四歲的時候,云云就有一個壞習慣,掉在地上的吃的,她總是舍不得,撿起來塞嘴里吃,真是急死人了。在家里吃石榴,掉了顆石榴籽,你還沒發話,她立馬塞嘴里了。去小區中心花園玩,老公為了逗一條小狗,把牛肉粒掰開喂狗。狗不吃,云云立馬撿起來塞嘴里。我連忙叫她吐出來,還給她洗手、漱口,她還老大不高興。這么熱愛吃的小孩,也是讓我們很無奈。
平時吃飯,看到飯桌上沒有排骨雞翅等,就叫喚:“沒有肉肉,怎么沒有肉吃啊?”“那豆角里不是有肉絲嗎?”“那不是大肉肉,沒有大肉肉不開心!”小妞叫喚道。這真讓人發笑:咋這么愛吃肉啊!
上學的課文里,有篇文章是《揚州茶館》。云云眉飛色舞地跟我描述:“揚州有好多好吃的,有燙干絲、小籠包、牛肉干,還有各種干貨,我看得都要流口水啦!” “那有些詩句你看了不是更要流口水?”我打趣她。“是啊是啊,你看,桃花流水鱖魚肥,我一看到鱖魚,又要流口水了。”邊說邊流露出向往的樣子,簡直讓人笑噴。
中午在學校吃中飯,她經常吃雙份、三份,問她為什么,她答:“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啊,怎么他們西紅柿炒雞蛋也不喜歡吃,燒茄子也不喜歡吃,就都給我吃了。” “你怎么知道他們不吃的?”“他們喊的啊,一喊我就沖過去,說我吃我吃,他們就給我了。”這畫面太美,我們家長聽了都不忍想象了。“有一次,諾仔說他不吃雞腿,結果我沖過去他又后悔了,還好,誠誠把他的雞腿給我了。最后交飯盒的時候他還把雞骨頭要去了。”這描述讓我們笑得前仰后合的,再也忍不住了。
有一段時間,云云對一個節目很感興趣,名叫《回家吃飯》。里面詳細講了很多菜的做法,她找來一張張硬紙板,寫下菜譜,還畫了圖,拿給她姥姥看:“姥姥,你就按這上面的菜譜給我做好吃的,好嗎?”看到這圖文并茂的菜譜,又不由得人不發笑:對于吃貨來說,寫菜譜是必須的啊!
放寒假的時候,我和她商量,等我午睡起來,她要給我準備好下午茶。云云欣然答應。等到了時間,她就沖到臥室叫我起床,拉我吃她的下午茶。只見她戴著手套,拎著小包,做貴婦狀。小手一揮:“請吧,夫人!”餐桌上已然放上了切好的橙子、擺好的小餅干,兩杯花茶,若干堅果,而且擺盤精致,簡直不忍下嘴了。第二天,又是不一樣內容的下午茶,不帶重樣的。我就幸福地和她一起品嘗下午茶了,心情超好!
到了周末,她就逼著她爸爸給她準備好吃的,烤餅干啦,烤雞腿啦,燉牛尾啦,燉蹄髈啦。她爸爸也喜歡琢磨好吃的,下載了美食應用,經常看著學,我們就享受享受成果就好啦。云云還會評論,這個蘇打放多了,那個太甜啦,這個有點辣,那個正正好,美食評論家也不是浪得虛名的。
“你以后可以當美食評論家,那樣就可以一直有好吃的啦。”“我會長胖吧?那可不行!”“你吃的樣數多,不一定量大啊,可以不發胖的。” “美食評論家必須說好話啊,我看電視里的美食節目都說好好吃的,我做不到啊!” “不一定的,米其林的評論家就很牛,悄悄地去餐館,評論菜品,不用說好聽的話。” “哦,那還差不多。”
和她閑聊就更有趣了。談談蘇軾吧,云云立馬叫道:“蘇軾,我知道,他發明的東坡肉很好吃!”談談《西游記》吧,云云又嚷道:“西游記啊,我知道,就是唐玄奘去西天取經,吃了好多好吃的,像葡萄啊,哈密瓜啊啥的。”這大概是我聽到的最另類的對《西游記》的解讀了。總之,無論跟她聊什么,最終都可以拐到美食上來,而一談到美食,她的眼睛總是熠熠生輝,滿臉癡迷狀。
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熱愛吃的人,總會對生活充滿熱情和期待!所以,就讓她做一個快樂的吃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