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隨筆在稿紙上寫了很多種開頭,將他們?nèi)喑蓤F投了籃,最后還是擱筆躺下。將腦袋放平,讓思緒自然的流淌。
每次非刻意的寫隨筆總是想不出好的名字,這次也不例外。不過這次倒是很用心的去數(shù)了下,這是大學(xué)以來的第二十一篇隨筆。平均下來大約一個月一篇。
當(dāng)然這種平均是毫無道理的,隨筆本就是隨性創(chuàng)作,有時幾個月不出一篇,有時一個星期幾篇。
然而促使我去數(shù)去算的甚至去寫這篇文章的,卻是“新認(rèn)識”的老佳桐和小雪瑩這兩個“日更”日記手帳的家伙。
小雪瑩昨天在文淵例會上說,很久不寫東西就會手生。而從過年以來我就沒怎么寫過文章了,唯一在火車上寫的一篇,卻也是最短的一篇隨筆;此時卻也確實有種無從下筆的感覺。
不過倒不是手生,只是積攢了許久而過多的思考一時間無法找到好的輸出渠道。
我不寫日記,也不怎么會寫這種文體。于我講,每日生活的點滴豐實心靈而不填充紙面,積累思考有感而發(fā)是我的獨愛,也就是寫隨筆了。
我期望達(dá)到的厚積薄發(fā),較之她們的持之以恒究竟哪種方式態(tài)度更佳?我無法評說,只能說這是我們各自的選擇與堅持。
周國平的一句話寫進(jìn)了我的心里:我寫作從來不是為了影響世界,而是為了安頓自己——為了讓自己有事可做,讓自己活得有意義,或者似乎有意義。
她們選擇用日記記錄生活,我選擇用隨筆記錄思考,但共同的,這些文章記錄著我們的成長軌跡,也正是文以載道的意義。
昨天給文淵開的例會,是有史以來人數(shù)最少的一次,但也是我最滿意的一次例會。大家能坐在一起說著自己的故事與感悟。這就是我最普通也最期望的文淵。
這個世界與每個人息息相關(guān),每個人都與你息息相關(guān)。呼吸著同一片天空下、同一個星球上的空氣,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遠(yuǎn)。
無論是寫作或是訴說,發(fā)自內(nèi)心則必有動人的力量,因為真實。
很多時候,我寫隨筆并不是記錄,而是放下,放下執(zhí)念,放下過往的傷。當(dāng)我能淡然的將它們付諸于筆下時,我的生活對應(yīng)著也翻開了新的篇章。
所以我一直都沒有寫文章,因為我滿足現(xiàn)在的生活,該放下的都放下了,放不下的也鎮(zhèn)壓心底不會出來干擾我的生活。每天都很快樂,也不缺傾聽的人,所以不需要付諸于筆紙或者朋友圈空間微博。
每個人都想把生活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而生活中又總充滿了驚喜與驚嚇而并不會總?cè)缛艘狻6瑯拥模艘部偸遣粩嘟?jīng)歷不斷蛻變,總會對當(dāng)下生活有不滿和期待。于是人生便活了。
一直都覺得“永遠(yuǎn)年輕,永遠(yuǎn)熱淚盈眶”這句話很酷,不過之前多半是不明覺厲罷了。當(dāng)真正經(jīng)歷到這種狀態(tài)中,你會過對它上癮的。
哭從來不是一件丟臉的事。花開可以流淚,聽歌可以流淚,可以因為老佳桐日記中提到自己的語句流淚…有些淚濕潤了眼眶也滋潤了心靈,有些淚沾濕了衣襟也烘暖了胸膛。
沒有人可以停止蒼老,但任何人都可以活得很年輕。我愿意給年輕加上無數(shù)的的標(biāo)簽,敏感,活潑,純凈,真實,熱烈…每一個都是對自己的期盼。
人生總被用各種東西比喻,而這次我想用過山車來形容。跌宕起伏而一帆風(fēng)順,尖叫下藏著淡然,刺激中不變沉穩(wěn)。這就是我期待的人生。
且讓我對“不思八九,常想一二”做另一番的解釋吧。若人生共十個刻度,那么別總?cè)ハ攵嗌倌暌院竽阍撨^著怎樣的生活,而時刻提醒自己保持著年輕的激情與敏感。回到夢的原點才能抵達(dá)終點。
而其實我的夢很單純,就像我初中在同學(xué)錄上寫的那樣:
1.闖出一番大事業(yè);
2.隱居山林過自給自足的平淡生活;
3.與我愛的和愛我的人過上幸福的生活
不是有這么一句話嗎,只有走過必須要走的路,才能走自己想走的路。其實重要的不是路,而是走在路上的人啊。
我從來不覺得這三個夢想有什么沖突與矛盾,這樣的先后順序也許并不能如意,但我想要盡力的爭取。
而我要做的,是做好當(dāng)下,才能無畏將來。
后記
中間吃飯,思路一下斷了,也就不往下寫了,其實有很多想寫的,比如兼職,比如學(xué)生工作,比如文淵,比如老佳桐和小雪瑩,有的一筆帶過,有的提都沒提,也就這樣了吧,以后可能會寫幾篇文章專門寫這些吧。而就像文中所說的,我很滿足現(xiàn)在的生活,也不太需要更多的筆墨來述說我的心緒起伏。
永遠(yuǎn)年輕,永遠(yuǎn)熱淚盈眶。用心去感悟這個世界,我的一舉一動其實都是再對這個世界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