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世界很黑
易碎物品請封好
輕拿輕放
END
2008年,我就讀的學校出了一名省高考理科狀元。舉校沸騰,舉城沸騰。
2008年,我中考結束,即將選擇就讀的高中。
1
第一次認識到“有錢能使鬼推磨”也是在2008年。
那年中考,我考了674分,全市近2萬考生,排在1354名。
接到媽媽電話的時候,正在姨姥家周圍的小道上走。心下一沉,卻是不知道這成績算好算壞了。
初三開了物理化學之后,本就聽得一團漿糊,再加上貪于玩樂,成績直線下滑。
這樣一個成績,也是在考前半年,自己買了一大堆練習題,突擊出來的。
聽起來馬馬虎虎,但是不知道能不能直升母校。
畢竟,各個學校分數線都掌控在當年的高考成績上,而母校出了名省高考狀元。
想必,這分數是要高了。
果不其然,當年母校對外錄取分數線為671分,對內實行降段政策,660分。
堪堪比對外高出3分,但是似乎比對內還是高了不少的。
我心存僥幸,這樣看來,應該能上個還可以的班級。
開學前,教學樓前的牌子上,貼了班級的安排。而班級學生的次序是按照中考成績來的,聽說前幾個班是好班,我緊盯著,生怕錯過自己的名字。
然而,沒有。
一個接一個的找下去,最后,在臨末的第三張找到了自己的名字。排在了班級的前幾個里面。
當時大概就覺得身體一僵,再看向名單,發現好多初中時期大名鼎鼎的“小混混”也在其內。
含著眼淚,我跟我媽說“媽,這班不好,我不能去。”
其實小升初的時候經歷過一次轉班,我媽非常明白情況。當下便帶我回了家。
第二天,新生都去軍訓了,我在家里。
第三天,我在家里。
……
整整一周,我都在家里,什么也做不了,看著我媽忙活找人調班。
當時只是覺得委屈,自己成績尚夠,分數低我近10分的同學都去了好班,我為什么在家里,忐忑不安?
那時候,媽媽聯系了一個有名望的大大,跟校長關系很好,保證了能調個好班,讓去找一個和他同姓的副校長,來辦理這件事情。
第二天,我和媽媽去了。
敲了門,詢問著情況。當時對方給了回復“我沒聽說過這事兒。你們弄錯了吧!”
我和媽媽面面相覷,甚至有些灰溜溜地出了門。等在門口,想著對策。
出來時,一個和媽媽年齡差不多的男人,面色凝重地拿著一個厚厚的信封,在我們出來后,進去了。
不久,男人出來了,眉頭舒展,而手上,也沒了那個信封。
見到這一幕,心里五味雜陳。
沒有辦法,媽媽再次給大大打了電話。剛下飛機的大大急匆匆地趕了過來。
我們也不知道接下來會怎樣,畢竟吃過了一次閉門羹。
當大大帶著我們,敲開門,和同姓副校長做了簡單的自我介紹,并說我媽媽是妹妹,我是妹妹家的孩子的時候。
神奇的一幕出現了,副校長胖到油膩的臉上突然漾滿了笑意,露著明顯的有些豁的牙還有嘴唇擋也擋不住的牙花子。用著客氣又諂媚的語氣說“對對,有這事,校長說過,現在就安排。”
小小的眼睛“充滿關愛”地看了我一眼。
提筆,他在一張大概有四分之一A4紙大小的白紙上寫上了十五個字“X老師,現將XXX調到你班,請安排。”
當他把這張紙遞給大大,大大遞給我媽,我又親自握在手里的時候。我是強壓著眼淚的。
臨別,他和大大交換了名片,討好的語氣“以后有事兒去哪哪哪,就拜托你啦!咱倆還都一個姓,你看挺巧的!”
這一幕我一輩子都忘不了。就像現在,寫著寫著,依然情緒不能抑制,依然哭了出來。
而我也將感激那位大大一生,一個身份高貴的人,當初為了一個不知前途的孩子,肯和陌生人張口說幫忙,放在今天,恐怕沒有幾個人會接這個茬。
即使是當時,近十年前,事實上也是并沒有幾個人愿意幫這個忙的。
那是2008年,還不諳世事的我第一次見識到,普通人家辦一件事,急到捉襟見肘。而金錢和社會地位,又是多么容易能夠敲開看似緊閉的大門!
2
2011年,我參加高考。估分530,樂觀看是壓在重本分數線上。
2011年,成績出來,實考569,高出重本分數線18分。
考前三個月,第一次市里聯考,總分471.25。英語89.75分,差0.25分及格。其他物理化學更是低到不能看。一本線不要想,二本線也勉強。
沒幾個人知道考前三個月我是怎么突擊的。我買了若干套理綜卷子,每天做一套。不管幾點,做完算成績。錯的題,有時間全都抄一遍。
從來不問老師題,考前問遍了所有的老師。沒有時間問老師,就問學習好的同學。
聽懂聽不懂,也都抄下來。用了最笨的方法來死記。
當時估完分,感覺一本很懸。
填報志愿的時候,一本也只填了本科母校的一個專業“地球物理”。二本寫了學校的一個二表B專業“油氣儲運”。
因為地球物理每年都是重本線,而我預估的分數上“油氣儲運”是穩妥妥的。
選擇這兩個專業,是因為城市的政策“子女,本科母校的一本重點相關專業和二本油氣儲運都能包分配”。
家里還有我自己都覺得,上大學之后包分配,那大概是最輕松的一件事了。哪怕二本專業每年學費要貴一些呢?
成績報出,上了一本,覺得前途一片明朗。
那時候尚發愁就業,聽到家人說“那誰誰家孩子花了15萬去了哪個哪個醫院”“那個小誰花了20多萬去了什么什么單位”。聽后也是一樂,怎么會有人花那么大價錢去找工作呢?
當時一樂,沒想到成了四年之后的諷刺。
中石油實行全國統一招聘。網上填報信息,通過后進行面試。
我們這些油田子女再次抱著僥幸的心態“簽也得先簽子女,放心!”
2015年,我大學畢業。本科專業,地球物理,油田一個沒有接收。包括后期擴招的時候。
地球物理學是和勘查技術與工程兩個專業學生一起排名。
但是你能想象地球物理學所有人,齊刷刷的直接排在了勘查技術與工程學生的后邊嗎?
甚至平時專業前三的同學排在了勘查技術與工程倒數的學生后面。
官方的解釋是“勘查技術與工程的學生確實比地球物理學的學生強”。
要如何控訴不公呢?是當時選專業腦子進了水?可是同專業很多同學的分數在高考上也要比勘查技術與工程的學生分高。
這能構成“勘查技術與工程的學生確實比地球物理學的學生強”嗎?
沒有人能想到四年前甚至四年中的樂觀,變成了四年后的笑話。
畢業后等分配的那段時間,一度接一度的有消息傳來“又有人簽約了!”“子女最后都得解決,放心吧!”
直到從夏入秋,葉子枯黃,簽約的同學去單位報到了,我們還在原地死守,等著盼著能傳來好消息。
可是,沒有。
那是一段比中考后等待調班更加難熬的日子,學了這個冷門的專業,除了回歸油田。我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干嘛。
近冬了,家里有親戚說“去XX單位吧!我認識個人,說有名額,能辦!”
突然笑得很開心,好像有了些希望,而希望的代價是20萬。笑意就僵在了臉上。我沒有長在一個土豪的家庭,能夠揮斥千金。一旦要辦,這20萬意味著什么,心里其實很涼。
我媽當下決定,辦!可是再到確切數目的時候,20萬一漲再漲。
我不想家里花這個錢。如果數目一直漲,錢送到了,事卻沒法真的落實下來。父母多年的積蓄就要打了水漂。
而那份工作,也并不是我喜歡的類型。不想坐井觀天,談不上絕境逢生,但是不想在家里待著了。
還年輕著,就去啃老?哪怕爸媽說“就在家,我們養你!”
于是來到了北京,假裝生活。
3
我坐在這里,敲下第二節那些文字的時候。并不會有第一節勾起那么多情緒。
高中部諂媚的校長,在我未成年的人生觀中,堪稱濃墨重彩的一筆。他讓我第一次認識了金錢和地位,在有些成年人眼中,大概挺至高無上的吧!
而大學畢業后,聽聞了多數為錢生,為錢滅。思緒到底是回歸了平靜。
前幾天國慶假期回家,讀高三的妹妹在我家,和我那個時候一樣,成績穩定,一般。我媽告訴她“大侄女你再努力一點,成績就上去了!”
我心里想著也要怎么鼓勵一番,又疏于表達。就沒再提。
其實現在想想,要是我去跟我妹說,歸根結底是:妹妹,你現在只有比努力更努力,以后才有可能擺脫金錢的掣肘。
在我上初中和上高中的時候,媽媽開完家長會總會告訴我“哪個老師都說,你每科提高10分,最后就沒問題了!”
我做到了,可是無論中考還是高考,最后都成了問題。
升高中的時候,怨憤勢利眼的副校長。自己明明成績夠,還要低三下四的來求人。可是后來想想,自己在初中時期,除了最后半年的突擊,又有哪一點比別人努力呢?真正的成績,突擊固然有一定效果,但是怎么比得上別人日積月累呢?
小時候在媽媽的“逼迫”之下寫日記,初中剛上來時候語文很好,可是后來,大家一起做積累,每天背50字的時候,我總是偷懶。別人的成績上去了,我卻停住了,慢慢落下了。
甚至我深深記得當時有一個同桌在一次考試之后高興地跟我說了一句話“我終于超過你了!”
自感滿足的時候,原來別人一直在努力。當為自己努力一點點就能取得的所謂的成績的時候,早就被別人日積月累的努力落下一大截。
那時候卻沒有長記性,高中還在犯同樣的錯誤。大一某天回母校,恰逢班主任帶學生,班主任說“告訴告訴你學弟學妹,你高中學了多長時間?”“三個月”說的時候,還挺自豪。
現在看來,你的三個月,和別人的三年相比,是1/12啊!你1/12分之一的努力,加上高考的幸運,才上了一本。有什么可驕傲的呢?
大學畢業那一盆冷水,澆的不夠透心涼嗎?如果當時努力哪怕是最好學生的1/2,可能就能夠上一個不一樣的大學,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而不是只圖于生存,選一個不知所云的專業。草草度過四年。
所以妹妹啊,老師、家人都告訴你要努力一點。姐姐告訴你,你不只要努力一點,別人也在努力,你必須努力一大截,才有可能擺脫金錢的掣肘而不是絕對。
4
有一句話叫“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而這句話,有兩個重點,“非常努力”和“看起來”,根本不會是那個“毫不費力”。
因為光鮮的背后一定是布滿荊棘的,身上也一定是充滿傷疤的。
為什么許多高中會設立“宏志班”,專門接收窮人家學習好的孩子呢?有句話叫“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前兩天看了班長分享在群里的一篇文章,里面寫道:上等社會人捧人,中等社會人比人,下等社會人踩人。
而窮人家的孩子,要跳出這個“人踩人”的下等社會,目前最公平的,只有高考來改變命運。機會,也基本只有一次。不只是完全努力,他們是比別人百倍的努力。
我們這種工薪家庭的孩子,最怕是別人一點點贊揚就忘乎所以,父母與老師表達出一點滿意的態度,就止步不前。
所以,為什么要比努力更努力啊?
因為,即使你能做到比努力更努力,在這個極其現實的社會,也只是有可能擺脫金錢的掣肘。
是有可能。
BY 面癱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