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治訛人現象,捍衛社會正義

? ? ? ? 三個孩子攙扶老人,卻被老人一把死死抓住,稱自己是被娃娃撞倒,并要求賠償醫藥費。因敲詐勒索,公安機關給予了訛人老太蔣婆婆和其兒子以行政拘留、罰款等處罰,但由于蔣婆婆已年過七旬,行政拘留依法不予執行。

? ? ? ? 面對街頭摔倒的老太,三個孩子毫無防備的赤子之心,扶起了老太,卻不承想,遭遇了糾纏與訛詐。以怨報德的良知迷途,“倒打一耙”的人性陰暗,既是對童心的褻瀆,也是對社會正義的傷害。事件曝光后,許多人憤慨不平,當見義勇為得不到應有的尊重與認同,還有多少人愿意挺身而出?

? ? ? ? 幸運的是,很多目擊市民紛紛出面為三個孩子作證,警方查實證據還原真相,對老太及其家人進行訓誡與懲罰,既守衛了社會正義,也激發了人們內心的良善,有助于催生社會文明。

? ? ? ? 想起前不久發生的一件事,一個出租車司機在馬路上發現一個被撞傷的老太太,因怕被她賴上而無奈地說:“大娘,我愿意幫助你,但你得先給我寫個證明,證明不是我撞的你。”這是多么可悲的灰色幽默!試想,如果這種訛人現象一再發生卻受不到法律的制裁,那么還有誰敢去扶起摔倒的老人?長此以往,倒下的就還是人心了。

? ? ? ? 年過七旬的老太因訛詐而受罰,是因為她的行為已經觸碰法律邊界,對他人的合法權益造成了侵害。不僅如此,她還讓孩子們過早地體驗到社會現實的冷漠與殘酷。讓那些訛詐者都受到應有的懲罰,為自己的偏差行為付出代價,既增強了法律的震懾力與約束力,也向全社會傳遞出懲惡揚善的價值觀,有助于消除“后顧之憂”,增強人們做好事的信心和動力。

? ? ? ? 一個溫暖的社會,不會讓好心人心寒,這既需要給予好心人應有的物質激勵與精神肯定,也要降低好心人做好事的成本和風險。通過法律手段為好心人“保駕護航”,人性才會不斷閃光,社會才會更美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