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緩過一口氣。今天老師拖堂了,除了餓,估計學員都不會太計較。負責的人是值得尊重的!為了趕車回家,跑的吃力了些。
早上坐的是火車,出門打車司機拉倆人(含我),這年頭誰都不容易,也就不計較。要不是生活,誰愿意五點出來開車溜呢。
在火車上碰見了以前的領(lǐng)導,寒暄了一陣,畢竟是一起經(jīng)歷過生死的,見面有另樣的感覺。有一年冬天,我們下鄉(xiāng)被暗冰滑到了山下,若不是山坡樹枝擋住,我們是被報廢的,后果不敢想。
就兩小時路程,東拉西扯的說著就到了。他說,現(xiàn)在車不擠了,像勞務輸出的前七八年前,都是站的著,腳都不能挪。那些娃站30多小時,下車還活潑亂跳的,這我信。2012年我和朋友去新疆的時候,就是一動不動站著去的,吃喝不上,自然就不上廁所。那時候正趕上拾花工(摘棉花)。
火車上有買充電寶的阿姨,昨天也見了,今天又見,和火車上買合飯的不一樣。就手機和背包里拿著,問要不要充電,便宜了,三十的,二十要不要,快到車站就十五了。
怎么說呢,有人也需要,要是質(zhì)量安全的,也還說的過去。她那就一次性的,存在安全隱患,有年輕人提醒購買著。被她惡狠狠的罵回去了。話語很難聽,就不提了。
這是誰賦予的權(quán)利,他們還買白酒,我覺得不合適,一則,喝多酒誤自己的事,二則,威脅他人安全。怎么會默認這些人在車廂內(nèi)出現(xiàn)。安檢起什么作用,非要出事才管理嗎?
我到目的地了,不再啰嗦。寫于2017年9月21日20:10分大巴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