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2晨讀感悟--一個90后的小故事
今天突然想講個故事,其實就是真實案例啦。
我是09年高考,上的是一所上海985的大學(具體名字就不說了,丟學校臉,hhhhh)。12年入伍登記時我大三暑假,大四上半年期末考試前我居然被批準入伍了(當時報名家里都不知道,政審時再攔來不及了)。當時自己也是很懵的,因為如果不是這件事,我就馬上要去實習,畢業后肯定進入一家五百強公司。
兩年很快,退伍了。我在當兵第一年的時候和家里聯系,表示我退伍不想回學校讀書(地雷埋下了,其實這是提前心理暗示)。2014年正式退伍,落戶口,各種手續辦好,學校老師也來催我回去辦復學。畢竟我只要考個試(退伍正好趕上期末考試),然后我又是退伍軍人,實習單位都搶著要。
當時和家里吵的很激烈,原因很簡單,他們覺得學校都讀了三年多,還是985重點(觀點差別大),你現在放棄還要自己找工作(結果影響大),我一張嘴對著三張嘴,不知道誰的嗓子一提,就一發不可收拾了(情緒反應大)。
其實一開始有這個想法只是因為在部隊看的太多,也覺得不應該按照一種看不見的軌道去走。但說實話很多想法都不成熟。因為我算大學沒畢業,結業證書最后都沒有發。所以我當時只是一個只有高中文憑的退伍軍人。但每次只要我一提這事,他們就堅決反對,不給我任何喘息的機會。
那如果把時間回溯,回到我一開始有這個想法的時候,為自己準備好措辭,和對面積極溝通。他們擔心的無非是一份高收入并且穩定的工作(我現在就在國企,依舊是高中文憑),而我要的是自由(哪怕頭破血流,我也不想按著別人設計的軌道前進)。其實兩者并不沖突,我只要自己完善計劃。當他們反對時,順著說,先安撫情緒,然后再說出自己的計劃,然后把兩個計劃相互融合,成為一個新的計劃,就很好。
雖然現在的結果大家都能接受,但是當時的溝通幾乎沒有。我自己一個人在外拼,家人可能也在家里為我擔心。兩敗俱傷。一個有效并且及時的溝通,真的很重要。
現在有時候有問題,為大多數選擇沉默。今天看完晨讀,收獲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