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期:從中國傳統文化中發現我們很多壞的思維習慣


各位親愛的的朋友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2017年的2月17日,星期一。



2017年的第二周和第五周我們都在聊有關于東西方文化的內容。

第二周咱們聊的是東方文化的最高點【道德經】;

第五周咱們聊的是西方文化的核心【哲學科學思維】;



之前我們就和大家說過這個觀點:

東西方文化是世界上數百種上千種文化當中的相反兩極。



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

很多人認為儒家思想是核心觀念。

不完全對。

中國自古以來的精英文化其實是:

外尊儒術,

內修黃老。



黃老之學就是黃帝和老子的哲學思想。

所以,才會有道德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頂點這一定論。

孔子本人也不過是老子的學生之一而已。

而且還是學習成績不太好的那種。





老子的學說影響中國傳統文化2000年之久。

為中國大一統的思想確立,

為中華文明一脈傳承至今。

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隨著商業文明的興起,

農業文明的衰落。



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也有很多思維習慣

變成了今天進步的障礙。

這些思維習慣往往來自于中國人祖祖輩輩的傳承。

所以本周,咱們重點聚焦在那些——

嚴重阻礙了咱們現代人進步和發展的內容上面。



老子道德經中的德篇,

就是講解人們如何做到真的得“有德”。



在道德經第55篇,直接陳述核心觀點: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赤子,就是剛剛出生的嬰兒。

為什么剛剛出生的嬰兒是赤子,

之前的節目解釋過,這里不再重復。





所以也就是說老子認為:

真正有德的人,

就應該像剛剛出生的嬰兒一樣。

單純質樸的和一只動物一樣,

僅僅保有簡單的生理需求,

沒有任何文明化的行為。

這就是有德。



關于中國人的赤子之心,赤子之行,

一般人是不容易深刻理解是怎么回事。

因為太抽象。




所以近期有一位專門從事心理分析多年的心理咨詢學者

——武志紅老師

出了一本暢銷書《巨嬰國》。

這本書也是咱們本周的幸運禮品。

只要您在我們文章底部點擊寫留言發表您的感想。

那么在下周日的時候,

我們就會抽取幸運讀者,

把這本書贈送給您。




這一位武志紅老師他常年從事心理分析工作,

從而就積累了大量的分析數據。

在這本書里面,

專門的分析了中國人的一般思維行為習慣。

從而提出一個核心觀點就是:

絕大多數的中國人,因為受傳統文化思維的教化,

從小便養成了“赤子心”。

也就是“嬰兒式”的思維方式。




那么,嬰兒式的思維,

有哪些具象的行為呢?

根據【巨嬰國】這本書的描述,

成年人的嬰兒式思維主要有以下的三點特征:





第一大特征:共生。


6個月前的嬰兒會覺得,

我就是媽媽,媽媽就是我。

我們是一體的,我們共同使用一個身體和心理。

更小的嬰兒,如3個月前的,

他們甚至會覺得,我就是萬物,萬物都是我。

我就是宇宙,宇宙都是我。

也就是說,

小嬰兒處于一種混沌、未分化狀態,

他們覺得,一切都是混在一起的。

特別是,他和媽媽,

構成了一個身體與心理的共同體。



病態共生,在國人中實在是太常見了,

如大家庭、集體主義、

沒有界限、拒絕AA制、

以己度人、統一思想……

這種共生思維,之前的兩千多年,

沉淀為中國非常重要的思維習慣之一。



甚至不客氣的說,

在世界上成百上千種文化當中,

中國傳統文化可以成為唯一一支可以一脈傳承至今的文化,

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此。



但是,過去式正確的,今天不一定正確。

在商業文明迅猛發展的今天,

關于共生的弊端也愈來愈明顯。

明天咱們再逐步深入的探討這一主題,

今天暫且按下不表。







第二大特征:全能自戀。


6個月前的嬰兒會覺得,

我是神,無所不能,

我一動念頭,世界就該按照我的意愿運轉,

否則,我就會變成魔,有雷霆之怒,

恨不得毀了世界,或者毀了我自己。

這是嬰兒和巨嬰的最核心心理。

中國人的人際關系之所以復雜難處,

這是最根本的原因。



中國男人多有皇帝夢,

而中國女人多有皇太后夢,

這個夢的原動力就是,

希望自己擁有無上的權力,

要整個世界圍著自己的想象轉。



絕對意義上的皇帝和皇太后,

只能有一個,要端坐在皇城中。

但是,在每一個中國式的單元中,

都有一個皇帝或皇太后,

如中國式的大家長,

如單位中的一把手……



并且,全能自戀和共生結合在一起就很要命。

因為還處在共生期,

所以巨嬰們不能獨立地好好待著,

必須和別人黏在一起,而黏一起后,

全能自戀的心理又驅使他們拼命爭戰,

很容易達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共生離不開,

又要你死我活地爭奪話語權,

所以最好是弱者順從強者。

于是乎,誕生了儒家文化。



所以,孝順或聽話哲學,

其實只不過是,

巨嬰水平的父母們一個必然的表現而已。



“孩子你為什么不聽話?”

“這孩子太不聽話了。”

這兩句是中國的父母或者老師最常掛在嘴邊的。

說這話的人沒有考慮過孩子為什么要聽你的呢?


說這話的人潛意識是不在乎孩子是否有思考能力的。

說這話的人肯定是認為自己的想法才是唯一正確的想法的。

這就是全能自戀。

我強勢,所以聽我的話天經地義。

說實話,

其實不是你的想法對,

只是你強勢,你掌握了話語權而已。

孩子胳膊擰不過大腿而已。




久而久之,

孩子自己都會覺得自己動腦子思考是一種罪。

聽話就好,別想太多。

所以,不僅智慧是學習來的,

愚蠢其實也是大人教出來的。

只不過教的人意識不到了而已。

養成了思維習慣了而已。







第三大特征、偏執分裂。


偏執分裂,是6個月前、

特別是3個月前的小嬰兒必然會有的心理。

所謂偏執:

我的判斷、我的意愿必須堅持下去。

所謂分裂,即:

事情一分為二,且兩者不能并存。

譬如,好壞不能并存,

黑白不能并存,

善惡不能并存,

不同意見不能并存……


偏執分裂加一起,則成了:

我是好的、白的、善的,我的意愿才能存在,

你則是壞的、黑的、惡的,你的意愿不能存在。


這一心理,在我們過去的影視上很容易看到:

英雄們都高大全,沒有一點缺點,

壞蛋們則沒有一點優點。


在嬰兒期,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嬰兒的能力很差,

基本的吃喝拉撒睡玩都不能靠自己解決,

而必須靠媽媽或其他撫養者照顧和回應。

并且,嬰兒活在極端對立的兩種感覺里,



一旦被照顧得很好,

他的全能自戀就得到了滿足,

這時他就會有神一般的感覺——

我一動念頭,世界就會按照我的意愿運轉。



一旦沒被照顧好,他就陷入徹底無助中,

同時也會生出暴怒,恨不得毀了這個世界,

或者自己。



很多孩子甚至大人,

一遇到挫折和阻力就自暴自棄。

我就曾經親眼見過一個00后,

與父母一言不合就要跳樓的。

一言不合就自我傷害的。

這樣的個案數不勝數。

誰的身邊都有那么幾起,

不信的話您可以左右看看。







嬰兒的基本心理,

可以歸到這三點上,

巨嬰們也如是。

并且,它們可以千變萬化,

但萬變不離其宗。

在各種經典的中國式現象中,

基本都可以找到這三類心理啦。



因為時間關系,今天的分享就暫時到這里。

明天同一時間,咱們繼續深入的分析,

傳統思維習慣中需要轉化的部分。

再次感謝大家的收聽,明天同一時間,不見不散。




此致敬禮

你最真誠的朋友 ?陳楚?

2017年2月20日 ? 清晨







本周禮品的靚照,

是不是很酷!


如果你喜歡這份禮品,

盡可能多的發表你的留言吧。

沒關注的朋友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chenjiming9)!

很可能最幸運的人就是你哦!





長按二維碼關注陳楚老師微信公眾號



閱讀原文: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jQyMTY1NQ==&mid=2247484596&idx=1&sn=6fa098c7bf4cc17a1dca760890eadbcf&scene=0#wechat_redirect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