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說到運動,需要感謝的有:跳繩、乒乓球、羽毛球、籃球、跑步、唱歌、啪啪啪、舞蹈、游泳.....以上排名分時間先后。
小學二年級跳繩,每分鐘160下以上,就為了能進跳神隊和隊員的一份零食補助。可惜成績差沒進。
之后打乒乓球,為了輸贏紅脖子,刷存在感,
初中打羽毛球,玩的一般。
中考有體能測試,每晚被迫練長跑,跟跑步結下緣分,之后陸陸續續跑,大學拿過名次,可是就沒堅持養成習慣,偶爾跑一次時間久了還是能感受到傳說中的多巴胺釋放帶來的愉悅感。跑步教給我的是,忍耐,克服不適感之后的舒爽。
籃球是一直堅持才來的,能上癮的運動,就是玩的不專業,一直自詡投籃小圣手,沒好好學習,全靠手感。從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學,直到現在,昨天還應景的打了一場比賽。只不過大部分時候是旁觀者、替補的命運,野路子不被信任。曾經瘋狂看NBA,關注姚明,到現在意興闌珊。
唱歌是大學才開始的,如果也算是一種運動。喜歡的不要不要的。也是唱的五音不全自我陶醉。還在學習中。
啪啪啪,應該也是一種運動吧。感覺自己道行尚淺,修煉中。
舞蹈。大學去學過街舞,因為跟不上節奏無疾而終,但是很喜歡。也喜歡看別人跳、
瑜伽。機緣巧合在最苦悶的時候接觸到,雖然沒堅持下來,但是收益頗多。
游泳。大學開始偶爾學,兩年前開始頻繁,去年夏天到現在基本上堅持下來。給我帶來很多啟發和受益。游泳,我會越來越認真的。
總結一下:很感謝運動,不論哪種都在某成程度上滿足了小小的我小小的空虛,還有不知如何安置的精力和情緒。
但是運動的目的是為了刷存在感,好勝心和虛榮心。初中打乒乓球的時候老是期待喜歡的女生能為自己加油喝彩。
打籃球更是如此。
年輕的我一直有英雄的夢想未能實現哈。我小小的虛榮心,小小的好勝心,小小的自戀和自卑。
但是自瑜伽起,到跑步,再到游泳起,開始對運動有了新的認識,目的性不再這么強烈,漸漸對自我身體的關注多了一些,有了探索的心態。成長,要長成自己喜歡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