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試著把自己的知識和價值觀系統化
1.習慣終生的努力
我不是一個習慣努力的人,反而是一個習慣安逸和自由的一個人。
但是努力總是我感覺良好的一種表現,每次指定計劃,努力完成,最后獲得回報的時候,是最快樂的感受。
說“豪門子弟”的話,我在任何地方都面臨著一無所有的處境。我22歲的時候,負著巨大的學貸在讀書。那個時候,我才知道資源不平等,知道平臺,知道一個出生好的人可以少奮斗四五年。
而我23歲的時候,才真正的了解到。這不是2、3年,也不是10年,這是一輩子的努力,當你滿足于自己的現狀的時候,你往往不知道,但凡比你經歷過更多的人,有更大的激情去追求更豐富的人生。
這就是“比你厲害的人比你還要努力。”
當我意識到一輩子努力的那一刻,沒有任何惶恐,而是感覺,人生是值得期待的,來日可期。當從眼前窘迫的現狀思考到整個人生的時候,覺得人是很偉大的。
想起成都青山書院的張院長,張院長終生致力于傳播傳統文化,他說過:“人生只有一條路,成圣成賢”。
越覺人生前方聳偉,越發對人生有敬畏之心。
曾經有位有位美術家說過:“我面對創作,面對生活,總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2.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
“任何人”并不是一個具體的人,可能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或者是昨天的你自己
有的時候,總覺得考研很難,學英語很難,但是細細想來,拿出高考八成的努力來面對考研,考研也沒有自己想的那么可怕。
其實很多時候,你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你心中是明白的,是清楚的,你是可以做的更好的。
君子不自欺。
3.制定好目標,分批按時完成,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所有目標都要包含兩個維度:時間和結果。
我們要很清楚自己用多長時間干多少事。
無論做什么事情,目標感,我們就會知道應該在哪里用力,就不會有擔心畏懼和恐懼的心理。
目標可以分解下去,水平可以不斷提升,要求自己更快更好的完成目標。
夏冰老師去日本拜訪“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的時候,夏老師問他:遇到困難怎么辦?
哲哉先生回答:哪有什么困難事兒呀,如果一年做不成的事兒,花兩年時間做,就能徹底做成。 開天婦羅店的有很多人希望到我這兒來拜師學藝,大家都以為是來學習如何工作的,不對。我常對徒弟們說:你可不是來學習如何工作的。在我的店里,三年或五年,你在這里,不斷忍耐和堅持,精神上的忍耐和堅持才是你真正要學習的。如果堅持和忍耐五年,你自然就學會了五年的本事。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你會抱怨說“學了三年,什么都沒教給我。慢慢就會對工作心生厭倦,半途而廢。很多中國飲食業的同業就是因為不明白這個道理而輕易放棄了。學會了忍耐和堅持,就真正的學會了工作。友鄰優課的各位做的是傳道授業的工作,如果學生們不理解忍耐和堅持這個道理,那就什么都學不成。如果其中有一個人,能做到忍耐和堅持五年,他就能學到這五年的真本事。
4.尋找標桿
我們常說,做任何事,尋找到一個偉大的標桿是不易,有無比重要的事。
一個人在成功之前,一定有一個對他影響很大的人。
尋找標桿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有的時候,我們甚至需要把目光放向整個世界。
找到目標,然后,超越他——
付出不亞于他的努力
5.做一個善良、正直、有原則的年輕人
做人,無愧于心
一個正直善良有原則的年輕人
一個心中有自己的原則和價值觀,不會被他人搖擺,不會因社會而屈從的年輕人,就是站直身板在生活中建立準則的一個人。
我相信,一個有發善心,有大愛,懂原則的年輕人,在哪里都可以改變生活的環境,都可以影響到自己身邊的人。很簡單,每個人心中都是對善和美的共鳴。
做君子,敬天愛人,不愧天,不愧人,不愧自己;
做英雄,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極致的時候,也把正能量帶給周圍的人;
做菩薩,發善心、發善念、努力、坦誠。
正確的為“人”之道,這個“人”是君子、是英雄、是菩薩,是出現在別人生命中的一份禮物,是你心中能達到最好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