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的努力會讓你在錯誤的方向深陷泥沼

前幾天,我和剛考上外地一所大學的表妹聊天,興致盎然的問她,未來有什么打算?是考公務員還是創業?小姑娘正兩手忙著刷手機,根本沒聽到我在說什么。然后我仗著老臉提高嗓門又問了她一遍,她正刷到精彩處還笑了出來,猛不丁聽我一嗓子,正緊盯手機屏幕的眼睛極不情愿地瞟了我一眼,眉頭一皺,低嘆了一句:“我哪知道啊。。。。你急著問什么啊,到時候不就知道了嘛。。。”接著馬上又低下頭,兩手飛快的上上下下接著刷屏。

一個已年滿十八歲的成年人,對自己今后的人生規劃居然沒有一點想法,這讓我很困感。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們這代人對00后的要求太高,還是她在校以及在家時壓根沒有人與她談過這個話題,使得這個問題對于她來說只是大人們對她過早的期許。

? ? ? 也許現在對小姑娘就定下她日后定事業無成的結論還尚早,但反觀現在,我們能夠在互聯網上了解到的例如馬云這樣的大咖,沒有哪一個不是在年輕時就規劃好了自己的人生并堅持方向不懈努力才取得世人矚目的成績的。

當然,成功的定義并非是唯一的。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只有從年輕時知道自己適合什么、喜歡什么,才不辜負并非永遠的人生。

? ? ? 知道自己適合和喜歡什么并為之堅持,就好像有正確方向和堅固裝備的航船,無論航程中遇到多少驚濤駭浪都會遇險為夷,否則要么迷失在蒼茫的大海要么被風暴撕碎船身。

? ?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年輕人都不自覺地不思考自己的方向,處于混沌迷茫之中。

? ? 比如朋友的單位在7月份錄用了一名大學畢業生小唯,跟她聊天,她說自己對這個職位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更多還有迷茫。

? ? ? 她并不擅長理科,所以她在單位工作期間,對工作中涉及的理科專業基礎很是無力,科研水平也處于低迷狀態,這個現實讓一度是學霸的她很受打擊。

? ? ? 她本想著辭職,結果被家人說好不容易進入體制內不能說不干就不干,加上老人家淚眼婆娑,又退縮了回去。因為學識基礎跟不上職業的專業性,她被領導和同事認為工作能力不強,終于在又一次落選評優中她委屈的哭了,“像我這樣理科不好的人,做這份工作太難了。我為什么就不能辭職呢?”

? ? ? 小唯的經歷并非個例。許多人總以為自己的經驗就是孩子的方向,指定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學習和生活。這其中更可怕的是,許多人本身在年輕時就是迷茫的,忽視了內心的訴求,一直在不適合的方向中摸爬滾打卻始終沒有建樹,心靈的疲倦滿附于身。

? ? ? 而那些及早發現自己適合方向的人,在努力后獲得了成功。比如有媒體報道:“在轉行做演員之前,章子怡曾學了6年的民族舞。她拿過獎,外人看起來風風光光,卻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比別人多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因為在學校里,她的資質并不算好。別人簡簡單單的一個動作,她需要每天都加練好多遍。1996年,認為自己跳不出未來的她毅然轉行,考入了中戲。這才有了后來的一夜成名。”

? ? 及早明確人生方向,在堅持的路上灑下漢水,收獲才是水到渠成的事。

? ? ? 但很多人都選擇在錯誤的方向上沉默或哭泣,卻沒有想過重新規劃方向,沒有勇氣和習慣的生活說再見。比如研究型人才卻被要求去做領導;營銷型人才卻被安排坐班;管理型人才卻被安排做科研......最后就像網友說那樣,你被迫塑造出一個勉勉強強的自己。

? ? ? ? 一份研究表明,千萬種方法中,能夠激發人們優秀表現最有效的是——發揮天賦能力。要發揮天賦能力,首先要知道自己是誰,能做什么。

? ? ? 這讓我想起曾經在網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喬布斯年輕時一直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沒搞清楚自己是什么樣的人,因此從大學退學,后來前往印度,他一直都在追尋,他所追尋的正是關于“我是誰”這道問答題的答案。”

? ? ? 而許多人都僅是簡單地以人們當下所處的職位定義。比如傅真在《最好金龜換酒》這本書里寫過的一段親身經歷。

? ? ? 那時,她在印度旅行,住在一位印度叔叔家里。當那位印度叔叔的小女兒走進房間的時候,他的太太指著她說:“這是我們的小女兒Jasmine,她是碩士,她在Fedex工作。”傅真寫到:“真的毫不夸張,就在那一刻,我的汗毛一根根豎了起來。當一個活生生的人只能被簡化為學歷和工作,我是發自內心覺得可怕。”

? ? ? 基于職位學歷的旁人定義往往會讓當局者更不敢思考自己正確的方向。

? ? ? 在這方面,哲人的言論支持了人生方向的重要觀點。

“意=義療法”創始人弗蘭克爾說:要去追求人生的意義;羅杰斯和馬斯洛(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說“活出你自己”“自我實現”。

《你該如何衡量你的一生?》的作者曾在職業發展上遇到過諸多不順,最后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天賦與熱情所在而有所成就。他在這本書中寫道:“你應該找到自己的人生目的,你做的一切,包括你的職業生涯、你的人生生活或是你在何處擔任義工等,都與這個答案息息相關。也可以說,這是我一生學到的最有用的課。”

? ? 正如作者所言,我們都必須去思考人生的目的,即“我想過怎樣的人生?”

? ? 是想以追求財富為目標,還是以服務大眾為已任,或是以農業技能為生享受瓜田李下的生活,都應該遵循自己內心的向往,把握好自己人生的航向。

? ? 遵循內心的方向,遠比混沌前行更重要,否則你將在錯誤的道路上深陷泥沼。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