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說來,2017年是一個成長的一年,但是在成長過程中,也有得有失。
關于“得”,我想分別從寫作,理財、閱讀三個方面總結。
01寫作
關于寫作,在去年我就開通了自己的微信公號,剛開的幾天還能有些熱情,但是寫著寫著就覺得沒什么可寫,所以一閑又是幾個月,公眾號去年一年也沒幾篇文章。今年上半年,一次偶然,在網上搜索有沒有好的寫作平臺,有人推薦簡書,于是就這樣結識了簡書。
下載了一個簡書的APP ,可以隨時寫下自己的的想法,只要有什么都可以記錄下來,不像公眾號那樣必須要在電腦上登錄,所以感受簡書的寫作很方便,所以就用了這么久。可能真正發再來的文章并沒有多少,閱讀量也并沒特別高,但是回看這一年自己已經寫了近6萬字,在草稿箱中的也大概能有6萬字,還是挺有成就感的。
微信公眾號還繼續寫。粉絲數雖然不夠多,但是認識清了就能夠坦然了,因為畢竟寫作就是一個愛好而已,喜歡就好,沒有想通過以它為生,能夠記錄一些感動的瞬間,能夠記錄某個時刻的想法,就就夠了。
生活每天都在過,如果不記錄一些,比如今天還能回想起自己昨天具體做了些什么事嗎?更別說一個星期前、一個月前、一年前了,但是若通過文字記錄下來,無論過了多久,所經歷的那些美好都用文字記在那里,清晰可見。
另外 ,為了學寫作,自己還報了兩個培訓班,分別花費199元、699元,課程結束后才知,人家寫作都是人家的方法,要自己想寫好,光聽是沒有用的,還是得自己動手寫。
說實話,報班對寫作并沒什么太大的幫助,都是被廣告語所吸引,其實后來自己也想清楚了,若是真的那么容易,那大家都去靠寫作營生了。
不過,也還是有一點收獲的,畢竟知道那些成功的人士都是有多努力才達到那樣一個高度,所以以后感覺沒太大的必要參加類似的培訓班了,還是得自己多寫才是王道。
02理財
關于理財,股票與基金都已經有八年的歷程了,這就不多說了,基金定投是自己一直在堅持的事,另外找一些優質的股票長期持有。
今年從6月、8月、9月分別開始嘗試了幾個p2p平臺,都是有銀行存管的,到目前為止,幾個平臺目前的總收益益有2000多塊,個人覺得收益還不錯,畢竟對于月薪只有三千多的我來說快趕上我一個月的工資了。到賬有的當天就能到,有的第二天也能到賬,總體體驗還不錯,明年還會繼續使用。
理財的平臺,必須要自己去體驗,看再多的書,看再多的經驗,自己不去嘗試,也是沒有用的,書上的東西都是理論,只有自己實踐了才知道它的可行性。
03閱讀
想寫作、理財,讀書是必做的一門功課。
今年讀過的書單:
理財類:
1、《富爸爸窮爸爸》(最新修訂版)
2、《怎樣選擇成長股》
3、《財務自由之路——七年內賺到你人生的第一個1000萬》
4、《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珍藏版)》
5、《財富自由之路》
6、《股市進階之道:一個散戶的自我修養》
另外《巴菲特致股東的信-華章經典金融投資》《公司基本面分析實務》《股市趨勢技術分析》都只閱讀了一部分。
個人成長類:
1、《斷舍離》
2、《干法》
3、《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
4、《超級記憶力訓練法》
5、《萬萬沒想到: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
6、《精要主義:如何應對擁擠不堪的工作和生活》
7、《如何打造超級IP》
8、《把時間當作朋友》
9、《斜杠青年:如何開啟你的多重身份》
10、《大師們的寫作課》
11、《認知突圍》
12、《30天寫小說(創意寫作書系)》
13、《這樣讀書就夠了》(電子書)
14、《秋葉: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
15、《你的知識需要管理》(電子書)
16、《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電子書)
17、《白說》(電子書)
統計一下,原來自己今年竟然看了23本書,雖然與那些一天本書或者一周一本書的大神們比起來相差甚遠,但是這個數據自己認為也基本可以了,畢竟里面很多書理財類的書都需要讀得比較慢,要弄懂概念,還要思考。平均下來,一個月接近閱讀兩本書,已經很不錯了。
以上都是說的“得”,但是也有做得不如意的地方 。
今年本來是打算把司法考試考過的,但是由于大量時間都花在其他事情上了,沒有認真看考試相關書籍,導致司法考試沒有通過,其實并沒有差多少分,還是有些可惜的。明年考試就改革了,通過法考也是下一年的目標。
《精要主義》這本書中提到,要追求“更少,但更好”,也提醒自己想要的別太多,某個時間段里能認真的做好一件事就夠了。所以明年的法考,一定要全力以赴,可能在閱讀別的書籍上就會有所減少,反正,各有所得吧。
2018年,繼續豐富自己的人生,不斷成長,希望在下一次寫總結的時候可以有更多值得總結的精彩。
附:2018年的目標:
1、考過法考。
2、平均一個月閱讀一本書。
3、更文10萬字。
4、理財收入過兩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