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字是一件孤獨亙久的事情

圖片發自簡書App


凌晨五點,習慣性地抓起手機,理一理思路,開始寫字。這個時間腦袋不混沌,并且安靜。能夠給自己心靈更多獨處,不會因為瑣事而中斷思緒。

回顧在簡書的這段時間,收獲很多,除了文字的累積,一些喜歡,陌生人的打賞,更有一路走來相互扶持的簡友。

許多簡友都在默默前行,相互鼓勵和打氣,也有一些“消失”的朋友,為此很叫我痛心,原來相互聊以慰藉的精神世界里,也存在忽然消失的傷感。我曾一廂情愿地認為只要我足夠真誠,彼此身體里那種想惜的情懷就不會失去溫度。但是,還是有一些人離我而去。

我要銘記一下那些“消失”的人,卻在上一篇文字里寫了《那些不會消失的人》,一名很摯誠的簡友留言給我,怎么寫的不是他,其實我心底知道,越是想珍惜的就越小心翼翼。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歸屬,每一種文字都有自己的生命力,對我而言,寫作最大的意義就是啟發思考,記錄生活,更是豐沛生命。每個寫字的人,都該是情感細膩,想要在生活中找回自己,與自己靈魂一致高度的人。

沒有情感的文字就不會有鮮活的生命。文如其人,每個人都文字都與自己切身體會息息相關。

每一種表達都帶有靈魂氣息的溫度,曾經有一句話給我很大觸動,即使寫不出傳世美文,也要寫出最真實的自己。展示生活里最真實的自己?脫掉隱藏的外衣,剖析自己,不容易。必定文字也有一些假象,可以用美好的語言描摹出詩和遠方,遮蓋內心隱隱的焦灼和不安,每個人都愿意展現美好,文字也一樣。

但是寫下去,卻是一件孤獨而亙久的事情,從前心情寂靜,文字也如泉水一樣涓涓細流 ,許久之后在看一眼,都會覺得不是自己寫的,那種感情都帶有一種脫塵的逍遙,還好,那時候的矯情也鑄就了自己諸多靈感。靈感來了,噴涌而出,那種表達后的抽離,使自己身體都干涸,那種心情的獨白,就是自己和自己傾訴的出口,等到完全釋放,心境明朗豁然。

多年來散落的片段,可能組織不到一起成書成冊,但是文字的累積卻是把時光最清澈的一面留下,待以后頭發花白時,可以翻看人生過往。

我從不研究寫作套路,也不會太強迫自己,只留一這點屬于自己的喜歡,人生能掌握自己的時候,做點鼓舞斗志的事情,調動全身的細胞,叫自己慵懶的日子多點色彩。

我孤獨的時候,飲酒的時候最愛寫字。特別是微醺的時候,感覺最好,寫字也灑脫。其實說孤獨的人,我可能不是真正意義的孤獨。因為每天充斥著生活的冗繁,根本就沒有時間想孤獨這件事。

一個朋友和我說,要是有時間愿意在家呆一整天,看電視,聽音樂。我很想有這樣的時間,而我卻愿意一個人遠離塵囂,躲到山上靜看花開,聽音樂、看書寫字。

是的,我愿意花時間享受孤獨,因為那時候心里的那份感覺該有多么愜意。但生活的常態不允許有怡然自得,每天充斥的還是本真面目,還有一堆瑣碎。

在簡書重拾生銹的筆,寫意人生,此時的年紀和心態面對以前手稿文字,竟然有那么多的欣喜。原來那時候那個樣子啊!

那么久的文字記錄,那么久的沉淀,叫我恍然大悟,原來生活沒有白走的路。所有關于路與方向的選擇,雖然有時候會分岔,但是卻不存在對與錯。只有如何做,怎么走,才是重點。

即使再美的路上,都不會一路坦途。走哪條路,都有風雨,只不過,磕磕絆絆不同,爬起來繼續走的經歷不一樣,但是初心不改,也會走到最終的結果。

堅持寫字不容易,一個夢想的追逐,自有以執著和寬容貼近他的追夢人。其實夢想一直都有,也都以一種慢慢接近的方式在努力著,有的人追逐的很快,有的人斷斷續續,如我,卻也沒有放棄。

這個速度取決自己,也許更有一些人生觀的作用。還好,我可以確定的是,關于寫字,自己一直要找回的是初心。

字典里對“亙”的解釋是:空間或時間上延續不斷,之所以在標題里用這個字,也是覺得自己一直在延續不斷的走著。不想用貧乏的內心來應對文字,所以也許慢,但卻久。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