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與少年3》有個別名叫“冒險記”。在觀看的過程中,我發現地域民俗的巨大差異對冒險本身的重大影響。大仁哥陳柏霖自駕橫穿納米比亞,電視畫面里人跡罕至,動物“橫行”,大仁哥耐得住孤獨,還要耐心地照顧菲菲,而在與大部隊會合之后,他們來到了開普敦。開普敦是南非第二大城市,那里的多種族多元文化使得社會風氣異常開放,人們熱愛生活,會享受生活,花少團在他們面前也不免顯得沉寂了一些。
在我國,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區域源遠流長、獨具特色,傳承至今仍發揮作用的文化傳統,是特定區域的生態、民俗、傳統、習慣等文明表現。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與環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獨特性。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圍可大可小。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單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
這個原理體現在生活中。比如,蚌埠淮上區樓盤上河時代旁的明珠廣場的基礎設施建設。在淮畔的上河時代建成之后,游泳健身館,千禧國際酒店,尚佳購物中心等相繼落成。極大又及時地滿足了此區域內的消費需求。曾經受到河南人質疑的大型游泳健身館打響頭陣,響亮地在論壇上甩了那部分河南人一個巴掌。
為什么開發商第一時間開拓健身,購物,酒店等設施,而非咖啡館,電影院等。因為吃飯和購物是剛需,在矗立著四幢商務寫字樓的廣場,每天有數以百計的商務人流,他們需要宴請客戶,同時周邊住宅樓多是高層,住戶以萬計,平常百姓家逢年過節,喬遷娶親等都需要這樣的酒店。
說回健身房吧,由于住宅區內多為中年房主,他們經歷拼搏,受到洗禮,在均價不菲的樓盤買房,他們的下一代不會禁受得住健身館的“誘惑”,加上客觀方面年輕群體數量龐大,為它帶來人流客流。
上海有許多外來人口,這決定了它必須是多元化的,它必須既有草莓音樂節也有莎士比亞戲劇演出,行走在徐匯區的教堂間,看到過去的影子,歐美文化的氣息早已扎進那里的一磚一瓦,不再是讓人壓抑的,而成為了純粹的藝術。外灘的空氣常常混雜著黃浦江水的味道,聞不出腥臭,聞不到清香。
地域文化與地域特征是相近的。前者是概述,后者是總結。了解一個地方的方法是去走一遭,然后放空,再是總結。市場的風云變幻誰也抓不住它的死穴,它本身就沒有死穴,它又不是個具體的人或物。我們只知道它左右著經濟,以市場為導向,影響著企業的生存和滅亡。
地域最大的特點在于它的特點不能稱之為特點,因為沒有兩個地方是完全相同的,甚至相近的都很少。進軍一個市場就像展開一段旅行。前途未知,前期做的攻略僅可供參考。甚至有時連參考都不算,而只能算一種心理慰藉。
特征之于文化乃是小物,是一個部分,特征被發現的過程是美妙的,大多數時候也是不知不覺的。我們不知道何時便融入了一個群體,一個小社會,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一開始帶著小小的擔心,害怕被排斥,后來發現是自己多慮,最終我們都被文化所包裹,被地域所同化。然后,有的人找到了全新的自己,他們更新觀念,在原來不屬于他的地方找到這個地方為自己預留的位置,然后欣喜若狂。
地域是神奇的,不及人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