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2點到達蘇州火車站,原本應該11點到達的,火車晚點了一個小時。在獅子林附近找了一個賓館,蘇州站到賓館只一站,在北寺塔站下車然后走了過去。
第一站北寺塔又稱北塔報恩寺
來到北寺塔原本不在計劃之內,出了地鐵口就看到了這座塔,又是免費的,所以進去逛了逛,塔分九層,2006年05月25日,報恩寺塔作為宋至清時期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塔的構造在宏偉中也蘊含著秀逸的風韻,體現了江南建筑藝術風格。
獅子林和拙政園還有蘇州博物館和太平天國忠王府這幾個地方離的很近,可以選擇在一天逛一逛。票是在網上買的,也不用排隊取票,直接使用短信碼就可以進入,每個景點門口有很多黃牛賣票的,票價才是正常票價的一半,差別太大了沒敢買。
拙政園
來到蘇州第一園林—拙政園,它是由明代御史王獻臣因官場失意而還鄉修建的,取晉代文學家潘岳《閑居賦》中“筑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句意而得名。園內的景致真可謂人間仙境,如夢如幻。亭臺軒榭的建造,古法古風,巧奪天工。
拿出手機,隨時一拍就是一幅畫,游玩的人太多,節假日真不是游玩的好時機啊。拙政園太美了,導致了我光欣賞美景,忘記拍照了,哈哈。園里池塘的金魚,特別的大,每個都有好幾斤,真不知道是因為它們的伙食太好還是年紀太大才長這么大個的。
平江歷史文化街區
平江歷史街區是蘇州迄今規模最大、最完整的歷史街區,堪稱蘇州古城的縮影,積淀了極為豐富的歷史遺存和人文景觀,在這里還有一處世界文化遺產“耦園”。與它相對應的就是觀前街了,前者是小橋流水、黑瓦白墻,后者是車水馬龍的現代化商業街,這兩處地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到這里的時候雖然快到晚上了,但是,還是很繁華的,各種小店和小吃還有游船,游船是6個人一起,一人30自己組隊,剛好有四個人也想要乘游船,其中還有一位德國的美女朋友。
同里古鎮
蘇州有很多古鎮,出名的應當就數同里古鎮和周莊古鎮了,考慮到距離因素,最終選擇了位于太湖之畔的同里古鎮。同里的文化特質表現在眾多古建筑中各具特色的代表作上—官宦人家退思園、商賈大戶崇本堂、書香門第嘉蔭堂,更多地表現在同里古鎮在五湖環抱的地理環境中、在水鄉靈動的清越氣氛里、用儒家的坦然和從容規范了古鎮的工整和恬淡。最可惜的是沒有住上同里的民宿,后來聽別人說,可以在晚上的時候去同里古鎮,白天早早的起來游玩觀賞和拍照,這時候的人很少,據說這樣還省了門票錢呦,哈哈。
獅子林
獅子林是以假山著稱的園林,在一個大宅院里面就充分體現了有山有水有人家。獅子林雖綴山不高,但洞壑盤旋,嵌空奇絕;雖鑿池不深,但回環曲折,層次深奧,飛瀑流泉隱沒于花木扶疏之中。它的山洞采用迷宮式作法,園東部疊山全部用湖石堆砌,并以佛經獅子座為擬態造型,進行抽象與夸張。
蘇州博物館
建筑造型與所處環境自然融合,空間處理獨特,建筑材料考究和內部構思,及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線引入到室內。讓我感嘆的是它的建筑風格,整體感覺是板正,線條明顯,但是又體現了江南建筑的風格,同樣的也是黑瓦白墻為主,但是又別具風格和特色。
走在博物館的中間部分的庭院的橋上,有一種“人在橋上走,猶在畫中游”的感覺。
太平天國忠王府
這個是跟蘇州博物館結合在一起的,博物館的出口就是它的入口,節假日的時候,門口排隊的人都到了博物館墻外,為了避免館內人流量太多,每隔一段時間才能進入一部分人,不過可以在網上預約,這是在排隊的時候才知道的,預約的可以不用排隊,直接進館。
最后,吐槽一下心中的不滿,節假期的賓館一間房間的價格竟然比平時貴了200多,真是驚掉了我的下巴,這也有點貴的離譜了,以后不能在節假日出來游玩了。
其他建筑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蘇州園林的窗戶的花型每個都不一樣,看著相似但又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