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強自媒體:為什么你的粉絲會從你的公號里面大面積的逃跑?

昨天晚上,發送推文后,我(林強自媒體)跟群里的朋友就一些公眾號運營的事情聊到晚上一兩點,他運營一個本地的公眾號,目前大概是有7萬的本地粉,大部分是通過一些線下活動轉化過來的,對,都是線下,也就是說,大部分的粉絲屬性都是屬于當地粉絲。


他有問了我這么一個問題,我這本地號怎么一直在掉粉,啥情況,粉絲是通過之前線下發傳單來的,另外也做過一些當地的投票評選活動,都是在當地宣傳的,基本都是線下推廣,所以粉絲基本上都是本地粉,但是最近卻一直在掉粉,目前粉絲總數7萬。

后來我就叫他發名片給我看了一下號,關注進去看過后,當下我是只能和他感慨,你這不掉粉才怪...

其實他公眾號會掉粉,是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的,而且我想,這里面一些東西會是很多公眾號運營者的通病,所以我打算寫一寫這個案例。

首先第一點,我們在運營一個公眾號的時候,先要明確粉絲的一個定位,他們是什么樣的人群,他們會對什么內容感興趣,他們是處于社會中哪個層次,甚至,你要考慮到他們的一個年齡層次、理解能力等等。比如說,我朋友的這個號吧,他是通過線下的一些活動吸收過來的粉絲,其實如果說是通過當地活動轉化過來的粉絲的話,那干嘛不都做一些大家都關心的內容。

我去翻了一下他的歷史文章,點開進去看了下他近段時間發布的內容,我發現,就近幾天吧,總共也就兩篇文章講到是和當地相關的,甚至還只是地名相關,當下我就講了,你這不掉粉才怪啊...

其實有很多做本地號的朋友問過我,本地號的一些運營方式,看過他們的號之后,很多的情況都是大同小異,首先內容這一塊就是很致命的。人嘛,都是會對身邊一些息息相關的事物比較感興趣的,而且也會拿身邊的一些事情作為產于飯后津津樂道的談資,比如說,唉,你知道不,咱們這幾天哪里哪里又著火了,哪里哪里又爆炸啦,咱們這又出了大車禍,哪天下大雨哪個路段又被淹啦,咱們這國家又給了啥政策施工呀....當地的話題實在是太多了,民生、政策、奇人異事,其實這些都會是當地人津津樂道的東西,而且他們都會比較樂意在自己的朋友圈去分享去傳播這些事件,所以說,為什么我們總會看到,一些本地號即使粉絲并不是非常多,但是閱讀卻是超級高!

其實這些都是話題性使然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喜歡向身邊的人或者朋友圈去傳播當地的一些民生的現狀,就像同一篇文章,為什么很多的時候我們更熱衷去轉發某個號的但卻會對另一個號無動于衷?還有的是一些當地的新聞趣事,你轉發后,還會補上一句,哎喲,我認識這文章里面的誰誰誰,我去過那地兒玩過好多次了。說的難聽點,其實轉發當地新聞趣事也是一種裝逼的表現。

那么,可能你會說了,每天我哪里搞來那么多素材全發家鄉的新聞事件還有奇聞趣事?本地號找素材的話,我給大家建議幾點,首先,每一個地方都會有當地的貼吧論壇這種東西,貼吧論壇是新聞、趣事來最快的地方了,網民最喜歡的也是去刷刷貼吧爆爆當地的一些料了;另外,還有一個渠道也是比較重要的,每個地方也會有一個當地的生活門戶網站,網站上會有很多關于國家下來的政策以及一些當地群眾的爆料,那么這些都可以是你的素材來源的;當然還有一點,就是有獎爆料了,建議每一篇文章中都要放上一個個人微信號,冠名該號主編,歡迎除了爆料以外,有事沒事也可以聯系,叨叨瞌啥的。像這樣會很容易給你的個人微信號轉化出一堆很精準的個人粉絲,平時你公眾號推文后,再轉發朋友圈是會有很多曝光量的,還有一個就是再達到一定基數后,做本地社群,嘿嘿,這個由你們去體會遐想。

那么除了內容以外,我朋友這里其實還有一個挺嚴重的問題,就是公眾號框架其實并沒有優化好。

在關注進去公眾號界面之后,太過簡單,自定義菜單就一個“合作聯系”之類的,就留一個聯系方式而已,歡迎語也是比較簡單,歡迎關注XXX等一堆文字。其實這樣的一個框架對粉絲而言,粘度是很低的。

首先你要明白,無論一個粉絲是處于什么樣的原因,在他們關注進來你公眾號的那一刻,他肯定是一個活蹦亂跳的活粉,他會對你這個公眾號有一個第一印象,而這個第一印象則是你的公眾號這個框架所給的,那如果你就簡單幾句歡迎,和一個聯系方式,這是很難留住人的,因為根本就沒東西看啊!他不知道要干什么,不如取關算了。

其實本地號的話,個人建議,你們可以放一些諸如“當地美食”、“當地游玩攻略”、“當地文化”、“當地古建筑”等等之類的東西在自定義菜單那里,那么吃喝玩樂都有了,無論你新來的粉絲是個吃貨也好,玩心重的也罷,他們都是會很感興趣的,他們可能就會覺得,原來我們這還有這么好吃的店我沒去吃過,這么好玩的地方我沒去過,改天一定要去一試下,而且他們出動的時候還會和朋友說,那XX公眾號說這里好吃那里好玩,這樣又能得到一個口碑的傳播。自定義和歡迎語這些是都必須要有鏈接跳轉有內容呈現的,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留住你的粉絲,增加他們對你的好感度和粘度啊!

一個現成的例子,我們《最新電影免費看》這個公眾號,你關注進來之后,直接就有在線影院,看電視,資源查找等等一系列的內容,對于玩微信運營、網絡創業的人來說,這些都是比較實用的東西,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粉絲的粘度都是比較高的。

而且,像本地公眾號吧,當他粉絲量達到一定的基礎,有一定的口碑和影響力的時候,我們可以去嘗試和當地的商家商討合作,你在線上給他推優惠活動,線下他們去消費的時候,表明是看了文章過去的,那這么搞起來一個你賺了廣告費,一個還賺了粉絲,另一個又增強了品牌口碑影響力,又賺錢又賺粉還賺口碑,這是非常棒的一件事。而且,當你把粉絲的一個閱讀習慣,優惠消費習慣培養起來之后,臥槽了,那可是會裂變的,各大當地商家可都是會爭著來找你合作的!

阿德也和我說了一些,其實他一門心思都放在怎么吸粉引流上了,所以內容這一塊的話,其實也沒有很是關注,不是我和他告訴那幾篇帶著當地名字的文章閱讀比其他文章都要高,他自己都沒有發現...

有時候,我們會走入一個誤區,就是只要不斷地引流吸粉過來就行了,閱讀粉絲就都會有的。其實吧,在進行推廣引流之前,我們最應該做的,是先把自身優化好,內容優化好,要讓粉絲一進來了就有東西可以看,講真,在你要出做一個大規模推廣之前,真的是先要花一些心思來來回回把你公眾號的內容以及框架先優化好,不然,你推廣出去了,粉絲來了,見無東西可看,然后粉絲就跑了,這是很浪費推廣資源和時間還有成本的。

還有一點就是,我們每天起來的第一件事,一定是先到公眾號后臺看各項數據,并不是說單純看昨天文章出去漲了多少粉掉了多少粉,然后文章的閱讀多少多少,我們一定花上一些時間去分析這些數據,看看增加粉絲的細分來源,是QQ搜索還是二維碼還是右上角,看看文章閱讀的數據,每一篇文章的會話打開與朋友圈閱讀的占比,看看每日推送幾篇文章的轉發分享數量,然后再推測我們的粉絲更喜歡看哪一類的文章,哪一類的文章更容易傳播裂變,好評高。

好了,其實今天這文章的內容大體上講的是一些公眾號運營的優化事項,在一味去追求流量的同時,千萬要記得多分析下自家數據,多優化下內容類型,因為這樣是可以能讓你的公眾號大大提升粉絲粘度減少掉粉的。

弱弱補充一句,今日的文章配合昨天的如何看待一篇文章的價值一起服用,效果更佳哦。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