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歸真

返璞歸真——淺析紀錄片《亞馬遜的眼淚》

? 亞馬遜的眼淚是韓國紀錄片地球的眼淚三部曲之二,該作品耗時兩年零九個月,攝制組賭上性命才完成在被稱為地球肺部的亞馬遜雨林的拍攝任務,紀錄片以記錄雨林中的兩個原始部落的生活狀態為主。其問世后廣受好評。

神秘未知吸引眼球

? ?紀錄片最大的詬病就是容易拍的枯燥,因為紀錄片最重要的是真實,就會缺少很多的戲劇性,不是很喜歡這一類型的觀眾就會不愛看,所以優秀的紀錄片在記錄真實的時候往往會加入故事色彩,目前國內的優秀紀錄片以歷史紀錄片為主,歷史本身就會帶有一定的故事色彩,而《亞馬遜的眼淚》則是通過記錄神秘的亞馬遜部落來吸引觀眾目光,亞馬遜本身就帶有多種多樣的傳說色彩,其中的原始部落大多數人是不了解他們的生活的,這部紀錄片通過細致的展現佐伊和waura部落的狩獵、節日、習俗滿足了觀眾的好奇心理,沒有避諱的真實鏡頭是其廣受好評的一大原因。

人類原始本能的驅動

? ?人類進化至今可以說已經完全脫去了猿人的外衣,但存在于基因中的原始本能仍會驅動著人類,《亞馬遜的眼淚》說是記錄原始部落,倒不如說是喚醒我們現代人的原始本能,我們至今仍會感嘆古人的智慧,這些在這些原始部落中仍有體現,他們不著衣物,從肉體上就融入自然,他們有著智慧,用自然中的事物來生產生活必需品,他們相處融洽,雖然男人的地位高,但是都尊重婦女,他們用流傳下來的智慧在自然中生活了數萬年,在他們的生活點滴中我們作為一個現代人所能感受到的只是一種返璞歸真的狀態,是這種原始的本能在吸引著我們,這些部落的人從不避諱本能,他們順從本能,他們認為得到的是自然的恩賜,反觀這些攝制組的現代人,花絮中他們展示了拍攝的不易,但我看到的卻是拋不開自我的現代人,被文明約束的現代人,這次的拍攝也是他們的一次返璞歸真。

歷史進化的必然沖擊

? ?盡管《亞馬遜的眼淚》的主題希望是表現全球變暖危機,但是他只用的最后很小的篇幅展示大片雨林被破壞的場景,片中主要展現的還是亞馬遜部落,這就是其戲劇色彩的運用,悲劇總是會發人深省,現在的部落恐怕已經如其最后所介紹,被現代文明所沖擊,但他們前期卻絲毫沒有介紹現代文明的影響,這樣的目的有對原始部落即將消逝的感慨,也有表現歷史進化的必然,當年麥哲倫也好,哥倫布也好,他們的發現帶給很多地方災難性的毀滅,但這是文明的沖擊,歷史注定人類要進化,文明要發展,原始部落只要被發現就一定會有現代文明去介入,他們要么接受,要么毀滅,這是一場悲劇,無法去改變的悲劇,人類在進化的同時似乎忘卻了最原始的狀態,最后那些肆意捕殺與砍伐的人與接受了新文明正日漸轉化的部落才是如今人類與自然悲劇的可憐產物。



可悲的時代只是看上去很美——簡析《看上去很美》

? 看上去很美是王朔的后期作品,他通過一個孩子方槍槍的視角描寫了1961到1966那個混亂的年代,作者采用了很多新奇的想象去揭露現實。

社會大背景對孩子的影響

? ?1961年,這個年代混亂瘋狂,尤其是作者筆下的大院出來的孩子,他們獨立、驕縱、自大狂妄,很多的作品都有提到他們,但作者卻是以小時候的他們作主人翁,深入剖析他們性格養成的原因,是這個社會背景的影響,在當時不穩定的世界形勢下,革命宣傳仍在繼續,這些在部隊大院長大的孩子從小受到革命思想的灌輸,加上長輩革命事跡的榜樣力量,他們就從小養成一種“為國分憂”的心態,這本來是好事,卻因為他們僅僅是孩子只能理解只言片語,不正當的革命灌輸反倒讓他們產生好戰叛逆的心態,書中多次提到方槍槍幻想李阿姨是妖怪,是特務,甚至經常幻想自己是將軍,是英雄,是打不死的,這樣的生活環境造就了這一代的性格。

另個角度的世界

? 作者大膽采用孩子的視角來展現,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視角所看到的都是他們腦海中奇妙的幻想,在保育院的時候方槍槍就展示出了他愛幻想的性格,基本就是想到一出是一出,這在大人的視角看來是可笑的,但在他的眼光中卻是非常認真,甚至欣賞自己的聰明,書中描寫了很多關于他的想象,他扮演過很多角色,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誰,他認真的扮演著這些角色,有時候還會因為自己的想象害怕,但是作為保育員的李阿姨卻沒有鼓勵這些幻想,反倒去扼殺,去攻擊,方槍槍性格中的懦弱也許跟這就有關,作者的大膽描寫讓我們體會到一個孩子的心路歷程,我們作為孩子的感覺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而我們作為大人卻很難再去體會到孩子的思維,這是這本書的妙處所在。

壓抑的人格

書中另一處大膽設定是把主人公和敘述者聯系起來卻又互相獨立,文中出現了一個“我”和一個“方槍槍”,這是同一個人,卻有著兩個性格,兩個角度,兩個思想,有人把他看做是一個雙重人格,但我認為,這是方槍槍被壓抑的狀態,被這個社會壓抑的他,但這并不是第二重人格,這個社會在壓抑他,這個教育體制在壓抑他,他不能做自己,他只能成為方槍槍,方槍槍與“我”的唯一一次交流是方槍槍問“我”是不是孫悟空,他希望這個被壓抑的自我像孫悟空一樣掙開五行山的約束,但“我”不是,方槍槍逃不開這個拘束人的教育,逃不開這個可悲的時代,他只能在幻想中躲避。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