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亞馬遜閑逛,一眼看到了《奇想國的小豆豆》這本新書,毫不猶豫買了回來。這本書記錄了很多成年小豆豆的經(jīng)歷,以及她純天然脫線的有趣瞬間,讓人禁不住想起童年的小豆豆,那個永遠天真好奇的小女孩。于是,順理成章的,我從書架上取下那本曾經(jīng)帶給我無限感慨和感動的《窗邊的小豆豆》,再次走進巴學園,去重溫小豆豆童年故事的溫暖。
我再次看到了有趣的電車教室,再次聞到了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再次聽到了巴學園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也再次感動于真正懂孩子的小林校長對教育的滿腔熱情,和對童心的細心呵護。
然而,時隔六年,在經(jīng)歷了兒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各種磕磕碰碰以后,自己這個媽媽也從新手變得資深,如今再讀這本書,除了一如繼往地向往著巴學園和小林校長,我又有了之前不曾有過的感悟。
讀這本書,很容易讓人生出這樣的感慨:為什么我(我的孩子)沒能上巴學園,為什么我(我的孩子)沒有遇上小林校長。沒錯,小豆豆能夠去巴學園上學,能夠遇上小林校長,真的是非常非常幸運。但要說最最幸運的事,我覺得應該是她有那樣一位對孩子耐心、寬容、理解和尊重的好媽媽。
書中雖然提到媽媽的地方并不多,但每每出現(xiàn)的時候,哪怕只是看上去毫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都讓我不由得佩服小豆豆媽媽的用心和智慧。
小豆豆第一次在巴學園和大家共進午餐,終于弄明白什么是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之后,不由得有些擔心媽媽早晨匆匆忙忙準備的盒飯合不合要求。可是,在打開盒飯蓋子的那一刻,差點“哇”的叫出聲來,因為盒飯實在是太漂亮了,而且完美包含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校長和其他同學都來參觀小豆豆的盒飯,小豆豆非常開心,跟校長說,“媽媽可會做菜了”。而且,媽媽做的盒飯味道好極了。
小豆豆是個話癆,每天放學回家后都要對著爸爸媽媽和她的牧羊犬洛基說個不停。媽媽一點兒不嫌煩,而是覺得“有這么多話說,也是很難得的”。于是,小豆豆就會一直說到媽媽說,“先歇一會兒再說吧,吃點兒點心怎么樣?”
巴學園要迎來一輛新的電車,不過要在深夜才能運過來。小豆豆和同學們都很好奇那么大的電車是怎么運過來的,很想親眼看一看。校長告訴他們,如果家里人同意,就可以在晚飯后帶毛毯和睡衣回到學校來。小豆豆回家跟媽媽請示,“媽媽認為,能讓小豆豆見見這種事情的機會非常少,還是讓她去看一看為好。”而且,媽媽甚至覺得自己也想看看呢,于是吃過晚飯,親自把小豆豆送到了學校。
小豆豆玩耍的時候總會把衣服搞得破破爛爛。有一次,又搞破了一條裙子,雖然是舊的,但卻是媽媽很喜歡的一件衣服。小豆豆覺得,如果實話實說告訴媽媽自己是在鉆鐵絲網(wǎng)的時候把衣服劃破了很對不起媽媽,于是想了一個好辦法。她跟媽媽說,“剛才,我在路上走的時候,別的孩子都往我背上扔刀子,才成了這個樣子。”她很擔心媽媽會仔細詢問,而讓人慶幸的是,媽媽只說了句,“啊,是嗎?這太嚇人了。”媽媽當然知道小豆豆是在說謊,但也明白之所以小豆豆會找這樣的借口,是因為她在意這件衣服,不想弄破。“真是個好孩子”,媽媽這樣想。
小豆豆看到有個大哥哥在賣一種樹皮,說只要咬一咬就能知道自己健不健康,咬過覺得苦說明生病了,不苦就說明很健康。小豆豆很想買一塊,但價格還不便宜,自己沒有那么多錢。于是小豆豆跟小林校長借了錢,買了塊樹皮帶回了家。回到家,小豆豆跟媽媽說明了原委,媽媽也學小豆豆的樣子咬了一下樹皮,說不覺得苦,小豆豆很高興,因為這說明媽媽很健康。媽媽還給了小豆豆錢讓她還給小林校長。
在讀到以上這些片段的時候,我想起很多事,想起兒子第一次春游回來跟我說,他們班的xx媽媽給她準備的蒜蓉西蘭花和白米飯,裝在保溫盒里,可香了; 還想起同是話癆的兒子嘰里呱啦說個沒完,我叫他“閉上嘴,上一邊歇著去”。我還忍不住自問,如果明知道兒子說了謊,我會不會當場拆穿他;如果明知道兒子上了當,我會不會拆穿以后教育他?
而小豆豆媽媽的智慧還不止于此。我印象最深的要數(shù)那篇描述小豆豆媽媽在老師面前硬著頭皮聽老師歷數(shù)小豆豆不良表現(xiàn)的文章了,我也有過類似經(jīng)歷,特別感同身受。數(shù)落完了以后,小豆豆就被原來的學校退學了,然后媽媽才找到了巴學園。但是,被退學這件事媽媽一直瞞著她,瞞到了二十歲。
可以說,正是有這樣一位媽媽,小豆豆才可能遇上教育理念在當時受人質(zhì)疑的巴學園,才可能遇上小林校長。就像在書的后記中,一個進了少年管教所的女高中生所說,“如果我有一位像小豆豆的媽媽那樣的母親,或者遇到小林校長那樣的老師,也許我就不會到這個地方來了……”
所以,我們在哀嘆身邊為什么沒有巴學園沒有小林校長的同時,一定不要忘了努力成為更好的媽媽,這才是孩子最大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