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日這兩天,沒有臨時加班任務,也沒有朋友來訪。下了兩天的秋雨,雨不大,但能從開著的窗戶旁邊聽到樹上葉子嘩啦嘩啦的聲音。閑來無事,思想走得很遠。卻沒有如有些文人一樣,感慨秋日的凄惶,生命的短暫。仍然如平靜湖泊中的清涼的水,沒有一絲波紋。我若有所思,得以觀察自己的內心。
記得小時候,因為體弱多病,是依賴父母、祖母等身邊親人長大的,那時自己一點力量也沒有,不能干一些農活,又吃不下飯,瘦弱的身軀被親人們呵護著。上學了,身體好多了,除去依然依賴著親人們,還有自己的老師,那些同學們。如果沒有他們,我如何得到良好的教育,受到鼓勵,糾正自己的不足。沒有同學們,哪有友誼,與誰交流?有強壯的同學欺負了,有誰站出來幫助我?我依然被老師們,同學們呵護著。工作了,上有領導,身邊有同事,還有自己的學生,學生的家長,這些人我都需要依賴。沒有領導的支持,我哪有自己的進步與發展?沒有同事的鞭策,我哪有交往的技巧?沒有學生的配合,我哪有成績的取得?沒有家長的支持,我哪有順利的管理?
即使我的妻子、兒子,我也感覺在一直依賴著他們。比如簡單的生活中,妻子為我做飯,給我買新衣。兒子積極向上,理解自己。這些我都需要他們的加持,需要他們給我感覺,給我喜悅。自己追求進步,幾經更換工作單位,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從一個單位換到另一個,我都依賴我身邊可以遇到的重要他人。
我的確依賴成性了,總想著如法炮制,甚至達到了執著的地步。習慣設定一個目標,就想去尋找所依賴的人。因此有時內心會有激烈的沖突,因而痛苦、焦慮。不安全感時刻圍繞在自己的周圍,讓我內心不安寧。有時還會萌生出嫉妒、不滿等情緒。我覺得我是生病了。但是這種病又不能去醫院找醫生,我明白醫生就是自己,需要自己進行自我診斷,自己下藥治療。
窗外的秋雨還淅淅瀝瀝地下著,那些樹上的變黃的葉子一直在風中往下飄落。天上的云灰蒙蒙的,有些壓抑。我感覺得到,這樣的天是有些情緒的。如我的思緒,飄飄落落,朦朦朧朧。我有下樓走出去的想法,于是就穿上外套,走下樓梯,往小區里的路上走。
拐彎處,聽到有人喊我。原來是一名剛認識不久的同事,我們在同一集團,但不在一個學校。我們互相寒暄,知道都是晚上想出來散散步。于是達成共識,一起去尋找南方的一個濕地公園。
我倆本不是很熟,彼此說話很少,目的是一起結伴散步。一路車輛很多,我們躲躲閃閃,越過五六個十字路口,從一個旁門走進這個公園。我們沿著步行道一路走著,簡單地聊著。路上行人不多,可能是因為天氣不好,有些陰冷緣故。從同事口中,我知道她心里有一種遺憾。就是兩年來,自己參加的高級教師職稱評定和特級教師評選都與她無緣。
于是我就與她交流了我上述的感受與觀點,她基本認同。我能感覺到,她還是不甘心。我對她說,我們需要堅持積極進取,但是不能執著于結果。抓住機會,努力爭取就好。如果不成,說明這扇窗戶對我們關閉了,但是相信,會有另一扇窗戶為我們打開。我們一路達成了一個共同的意見,按照自己喜歡的、自己的專長持續探索研究下去,自然會有適合自己的那扇打開的窗戶,那才是自己真正生命的依托。
目前需要做的,就是放空自己固執的思維,不要再依賴任何人、任何事、任何觀念。去除自利心,對自己作根本的革命,多了解自己,認知自己,覺察自己。不用欲望強迫自己行動,不帶著結論和答案生活。當你不再有依賴之心,自己就會清明起來,不再進行比較,專注于自己的實際之事,幸運之神會時常飄然而下,圍著你旋轉,跳舞、唱歌、吹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