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小院的最后一縷梅香消失殆盡時,后山的桃花悄然綻放。在百花尚未蘇醒的早晨,以其極致的嫵媚,喚醒人們對春的幻想。在這美麗的幻想中,迎來了浪漫的櫻花季。每一朵櫻花,每一樹櫻花,藍天下,陽光里,美得像一團輕煙,靚得像一片云彩,如夢似幻,讓人沉醉不愿醒來。似乎只有在這深深的迷醉中,才能釋懷桃紅已被早春的料峭吹落得滿地都是;一夜之間冒出的新綠,急匆匆地將花紅逼得只剩敗蕊,在風中搖索。可是不到一星期,這如夢似幻的精靈便在風吹雨打中,紛紛零落了,花瓣飄飄揚揚,就像下了一場櫻花雨,雖然美了你的視野,卻也痛了你傷春的情懷。
? 春天總有無數期待,無數驚艷,無數悵惘,無數傷懷。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春且住,可春又能消幾番風雨?晚春時節,風雨無常,百花凋零,難免讓敏感的詩人惜春傷懷,感慨時光匆匆,嘆惋美好倏忽而逝。花是春天的象征,花開得早,自然落得早。詩人對春天是如此執著而珍惜,以至連花開早了都會感到遺憾,又如何能忍受落紅無數呢?花兒既然無法遲開,那么就留住春天離去的腳步吧,因為天涯芳草無歸路。情至深處,以豪放著稱的詞客辛稼軒,在匆匆歸去的暮春時節,仿佛一個天真任性的孩子,惜春的情思是如此細膩、婉曲而浪漫。
? ? 印象中的歐陽老夫子,總是灑脫、性情的滁州太守;是意趣非在酒,在乎山水之間,與民同樂的醉翁。三月的暮春,雨橫風狂,摧殘著最后的春意,也摧殘著惜春的閨中人。她想挽留這美麗的春天,更感傷于獨守閨中,大好芳華如春逝般的命運。風雨無情,人世無奈,美人如花,花如美人 閨中人淚眼問春花:你可知道自己的心意?花兒沉默不語,落紅紛紛揚過窗外,揚過軒榭,飄飄蕩蕩,一直飛過池邊的秋千,飄向遠方。歐陽文忠的這首閨怨詞,細膩地寫出了閨中思婦的傷春情懷;粗獷的醉翁有一顆敏感的心,憐香惜春的情懷一點兒不亞于溫婉的女詞人。
? ? 一般人尚且熱愛美好的春光,更何況敏感多情的詞人騷客?嚴酷的寒冬,我們熱切盼望著春日的暖陽,盼望萬紫千紅的春天。然而春天總是姍姍來遲,又總是匆匆而去。林花謝了春紅,轉眼落英遍地,嬌嫩的花兒正經得早晨的寒雨,傍晚的凄風?春天是最美好的季節,“春紅”是最美妙的春景,然而如此美妙之景竟然凋謝,而且如此之倉促,多么令人惋惜感傷。當然“太匆匆”的何止是春紅?更有那“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的南唐。這謝了春紅的林花,這猝然零落的林花,不僅包含了詞人深深的惜春情懷,更寄寓詞帝失家亡國之痛啊!
? 寄人籬下之悲,人事不如之意,值暮春落花時節,黛玉觸景傷情,感花傷己,寫下了《葬花吟》。以花喻人,將花擬人,把花的命運與人的命運緊密相連,有力地控訴了摧殘花的自然界和扼殺人的黑暗社會。為落紅縫錦囊,為落紅埋香冢,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荒唐之舉,唯不甘低頭屈服、孤傲高潔的黛玉。“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春殘花落之時,正是紅顏老病之日。有人說:“傷心一首葬花詞,似讖成真自不如。”《葬花吟》是隱示林黛玉悲劇命運的讖語:黛玉如一朵馨香嬌嫩的花朵,靜悄悄地綻放,散發著迷人的芬芳,然終不敵人世的狂風驟雨,被催殘得枝枯葉敗,以致凄然而逝。我想說黛玉的傷花是傷自,惜春是惜己。青春、美貌、人生總是太短促,太孤單。其實世界上一切美好而珍貴的東西,都是不長久的,總是飛速流逝,包括春天,包括紅顏,也包括愛情。
? 美好的春光、美麗的花朵、美妙的景物總在不經意間悄然流逝,挽不住留不得。詩人的悵惋嘆惜,總讓我輩感同身受。
? 蘇軾“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披衣點燭,熬夜欣賞,用具體的行動去惜春,留春。
? 孟浩然一夜無眠,臥聽風吹雨打,擔心多少花落。其憐花之情,惜春之意可見一斑。
?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杜秋娘告訴我們珍惜青春時光,珍惜美好愛情,莫負眼前人。
? ? 李易安花下醉酒,一夜濃睡,夢中雨疏風驟,清晨不忍親睹海棠凋零,“應是綠肥紅瘦”道出無可奈何的惜花傷春之情。
? “梅花雪,梨花月,總相思。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總是想念春天還沾著雪花的紅梅,總是懷念皎潔月色下清白的梨花。春天來時未過多關注,一旦離去又無限感傷留戀。張惠言的這首《相見歡.年年負花期》道出了多少人惆悵,失意的清懷!
?
? 惜春長怕花開早,可花早開也好,晚開也罷,總有一天會零落;人得意也好,失意也罷,總有一天會離開這個世界。我們要做的不是怕和擔心,不是惆悵和嘆惋。我們要學會珍惜,珍惜美好的青春時光,珍惜親人和愛人,珍惜活著的每一天。用心生活,努力工作,珍愛家庭,方能不負春光,不負華年,不負此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