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是識 無分別是智 智識難分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你曾經經驗過整個宇宙的背景是什么嗎?也許大家會說我從來沒經驗過。待會兒我告訴你,其實你經驗過。

凱西曾經提到過,整個宇宙的背景是完全被動的,它不是一個主動性的能量。大家可以去看一本克里希那穆提的《浩渺無垠》,在這本書的最后一章,克里希那穆提提到他有一次走在山谷里,那個山谷是那么寂靜,寧靜到令人神醉。他在如此美麗的一個環境下,忽然就感覺他的意識神奇地經驗到了一個巨大的背景。他形容那個背景是完全被動的。那個背景沒有任何主動的傾向,因為所有的主動都意味著某種暴力、某種進攻性,而宇宙原創的能量沒有絲毫的進攻性,它徹底溫柔、徹底被動。這也就是克里希那穆提以后一直形容的偉大的、浩渺無垠的背景,他給了它一個名字,叫做“大能”,大小的大,能力的能。

非常神奇的是,“大能”這個名詞在原始佛教里就已經存在。你知道這個名詞是指誰嗎?你如果翻閱原始南傳經典,你會發現佛陀給他一個弟子的法名叫“大能仁”。大家知道大能仁是誰嗎?大能仁就是宋代非常著名的布袋和尚——彌勒。他在南傳里面的名字叫大能仁。神奇的是,克里希那穆提當時還是少年的時候,被貝贊提夫人挑選出來,認為他是彌勒的化身,這一切似乎是那么的巧合。

克氏在晚年認知到這個無限背景的時候,他給這個背景的名字就是“大能”。他認為這是一股無限的能量,是宇宙的原創能量、宇宙的源頭。他認為這是宇宙整體性的一個背景,沒有這個背景,整個宇宙將無法存在。他提到,這個背景是完全被動的。我相信克里希那穆提不是第一個認知到這個背景的。

我們古代的人類是那么智慧,古人有那么多圣者,那些圣者甚至遠遠超出了歷史記載的片段。古人一定在非常久遠以前就已經經驗到了和克里希那穆提一樣經驗到的那個背景。他們認知到了那個被動的宇宙源頭,也一樣認知到了這個源頭是完全母性化的、被動的。這就是為什么原始文明都會開始崇拜母性能量,因為他們認知到那個能量是原創能量,是一切生命的源頭。這就是老子為什么說它是天地的根,它是綿綿若存的,它是用之不盡的。

在佛教的唯識宗里面有這樣一個說法,虛云老和尚晚年曾經在禪定當中上升到兜率陀天,見到彌勒。彌勒給了他一首詩,這首詩是對未來的預言,同時也是對修證境界的一些預言。這首詩其中有兩句:“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識智難分”。一個人的意識狀態和一個人的智慧狀態,這兩個狀態幾乎是手心手背的感覺,你很難區分它。那么彌勒給他的一個指引是:當你產生了分別,這就是識心的作用;當你處于一個無分別的狀態,這就是智慧的作用。

為什么要提到這一點?你會發現所謂識心的作用是指它聚焦了,他在分別。他的意識中心在從一個物體移向另一個物體,但是無論他移向哪一個物體,他都是聚焦地面對這個物體在看。這個就是意識的心,也就是大多數人最正常的一種意識經驗。你總是要么看著茶杯、要么看著電腦、要么看著書、要么看著某一個人,你的意識心總是片段的,它總是朝向某一個焦點的。而所謂的“智”,它沒有焦點,完全是被動的。

那么,剛才我們提到每一個人都曾經經驗過這個“大能”背景。你在什么時候經驗過這個背景?當你運動了一整天,比如說你在學校里打籃球,或者你在干體力活,或者你從外面走了兩個小時的路回來。你在這一瞬間覺得很累,回到家突然間往床上一倒,在你的頭部碰到枕頭的那個片刻,你忽然覺得全身的肌肉都放松了,或者在你倒在草坪上的那個片刻,你突然發現全身都融化了,一種無法言喻的松弛、享受、舒適。

在那個片刻你不是睡著的,因為你剛剛倒下來,你完全是清醒的。這個片刻你會發現你的意識狀態是沒有焦點的,它同時是完全敞開的,這就是你經驗到那個背景的片刻,一個沒有焦點的意識源頭的片刻,也就是你內心深處智慧的片刻。

這個片刻你會覺得天地如此美好,在你眼中似乎整個世界在那個片刻如此美好,無法形容,太舒服、太放松了。所以當你融入這個無分別的“智”的狀態時,一切都顯得如此完美,你在這一瞬間達到的是一個意識高峰的經驗。你無法把它形容成是一個低谷,只有睡著了才是低谷。而這個片刻是一個高峰,喜悅的高峰,明晰的高峰,非常清澈的高峰。你幾乎可以用完美這個詞來形容,這就是你經驗到的這么一個玄牝的狀態,一個天地根的、無分別意識綿綿若存的狀態,這就是克里希那穆提提到的那個沒有背景的浩瀚狀態。

雖然你對那個狀態、那個片刻,沒有像克里希那穆提那樣如此清晰地體認它,但你至少經驗過,而在這個狀態里你會發現有幾個特點:你是徹底有意識的,完全清晰明亮的,這是其一;其二,你是完全敞開的,這也就意味著你處于一個完整敞開的狀態。這種敞開是不是意味著你打開了大門,你沒有任何拒絕,反而是邀請整個存在?往往在這個片刻你覺得天更加藍了,草地更加綠了,一切是如此完美,因為你邀請它們,你在從你打開的大門朝它們看,而且是沒有焦點地看。

當你沒有焦點地看向世界的時候,世界突然變得那么美,這就是古老人類同樣認知到的那個源頭。這個源頭潛在于你,也潛在于所有的存在。整個存在的每一個地方都是這個大門,當然,它也潛在于你的深處。那么這里面我們要講一個非常具體的事物,剛才提到,當你處在這個無分別的徹底敞開的狀態,世界的美好就進入了你,你甚至不需要邀請它們就來了,你已經主觀地感受到了這個完美、這個喜樂。你在這個高峰經驗中,這種喜樂是無法被抑制的。你一定會經驗到的,非常的快樂,世界以某種方式在恩典你,在祝福你。

摘自《道德經禪觀》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