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點心理學‖你看到的都是你想看到的

有些底層思維和方法,可以應用于生活的許多方面,比如說心理學。多學點心理學的知識,不僅有助于我們調適自己的心理,還有助于我們了解他人的內心,從而讓我們更好地生活。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個心理學原理:你看到的只是你想看到的。

“當一個人內心充滿某種情緒時,心里就會帶上強烈的個人偏好暗示,繼而會導致主體從客體中去佐證。喜歡某個人或事物的時候,我們的心靈會讓自己在現實中搜尋印證,然后再用這些似是而非的印證,來佐證自己的心理預期,最終形成一種‘真是如此’的心理定勢?!?br>

這就是心理學家麥基在《可怕地錯覺》中為我們揭示的秘密。

還記得疑鄰盜斧的故事嗎?有個人丟失了一把斧頭,懷疑是鄰居家的孩子偷的。他看看那孩子走路的動作,鬼鬼祟祟,像是偷了斧頭;瞧瞧那孩子臉上的表情,慌慌張張,像是偷了斧頭;聽聽那孩子說話的樣子,吞吞吐吐,也像是偷了斧頭??傊呛⒆拥囊谎砸恍?,一舉一動,沒有一點不像是偷了斧頭的。不久,這個人在山溝里挖地的時候,找到他丟失的那把斧頭。他再見到鄰家的孩子時,看到孩子的動作神態,沒有一點像是偷了斧頭的了。

生活中的我們何嘗不是如此?我們習慣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一面,所以我們都是以自己的角度來評價別人,就像別人以他們的角度來評價我們一樣。

麥基還發現了一個秘密:一個人相信什么,他未來的人生就會靠近什么。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寫過一篇《相信奮斗的力量》,文中講了他一段經歷:

“人的一生正如他天天心中所想的那樣,你怎么想,怎么期待,就有怎樣的人生?!?/b>

高中時,他的老師對全班同學說:你們在座的,沒有一個能考上大學,以后一定都是農民。

很多同學就這樣相信了。不是中途退學,就是考一次就放棄了。但是俞敏洪不相信階層會永遠固化,他只相信努力和奮斗終會有回報。

所以考了一次不成,就考第二次。考了第二次不成,就考第三次。最后終于考進北大,人生從此改變。

這個世界,就如麥基所說:一個人相信什么,他未來的人生就會靠近什么;你相信什么,才能看見什么。你看見什么,才能擁抱什么;你擁抱什么,才能成為什么。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深入思考:針對某個熱點,某件事,某個觀點,身邊的人會怎么思考?某個群體會怎么思考?大多數人會怎么思考? 這世界主要...
    菬你這么說閱讀 233評論 1 2
  • 上個星期六,爸爸說明天要和我和他的朋友去三門峽泡溫泉,那是我很高興,甚至迫不及待,到了星期天,我和...
    帥的至尊閱讀 285評論 0 0
  • 原文: 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本質上是立足于開發每個人生活本源的源頭活水。 【解讀】 任何經營都是通過人實現的,而...
    w小郭閱讀 298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