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落葉》文集里第 126 片落葉,希望你能喜歡,不為別的,只為這份堅持。
每天按部就班,朝九晚五的做著自己熟知的工作,每一天、每一周、每一個月,甚至于每個季度,都有著周密詳盡的計劃,閉上眼睛在腦海里快進一下,就知道近兩周里,哪一天差不多就要開始下個任務了,哪一天需要跟哪個客戶見面……等等諸如此類的事情。
如果有一天,你老大突然找 A,說你平時的招聘業績做的不錯,想讓你負責公司整體的人力資源管理。
或者說公司準備規范研發流程,需要成立項目管理部,領導覺得 B 在平時的研發工作中有條有理,準備交由 B 主導組建。
大多數人在聽到這些任務時,都會下意識或習慣性的先拒絕,比如說:“不行不行,我管好自己就不錯了,做這些恐怕不行。”
對于未知的或不熟悉的領域,我們都會本能的刻意地回避,因為我們其實追求的都是一種穩定舒適的生存環境,而上面那兩種任務都屬于典型的“破壞型”任務。
這類任務因為都是我們在舒適圈工作中沒有涉及到的領域,有的也許是看別人做過,有的也許就完全是一個未知的領域,自己壓根一點都不知道,毫無頭緒的事情。
所以,如果要接受這種任務,不可避免的,我們會變得“不舒服”起來,因為我們會忙碌起來,我們會耗費很多的精力,甚至是全部的精力去探索那個未知的領域。意味著你將告別當下這種舒適的圈子,不能擱置的任務、新的挑戰、額外的學習,持續的實踐、可能的犯錯、日復一日的復盤……都將伴隨著你,直到你再次變得“舒服”起來。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多數人其實都害怕犯錯,如果一直呆在自己的舒適圈里,犯錯的幾率可能就會非常小。但如果從零開始,不犯錯應該是不可能的,摸著石頭過河,不可能不被石頭絆倒,這也讓很多人在反復權衡之后放棄了走出舒適圈。
離開學校,進入職場,摸爬滾打了很多年之后,很多人都會慢慢丟失一樣東西,那就是走出舒適圈的勇氣。
我們在實際生活中看到的,除了上面說的那種反應之外,其實還有一種反應,就是經常在各種雞湯文里所看到的那些勇于接受挑戰,有很強探索欲望的人,總是在不斷地挑戰自己,不斷地打破自己的舒適圈。這樣的人總是會讓我們心生敬佩。
但其實返身一想,其實他們肯定也有那種下意識回避的念頭,因為本能是誰都不敢說自己能百分之百克服的,他們只是比一般人多了那份已經失去的勇氣而已。
而我對于這種“從零開始”的任務,看到的更多的是機會,因為按照別人已經搭建好的框架和總結出來的方法去實踐再多遍,也不如自己從零開始,邊學邊做的收獲多和知識轉化率高。單從這一點來看,上面說的那些害怕和擔心其實也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吧。
說了這么多,我就是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從零開始,我看到的是機會,你看到的是什么?
歡迎大家在評論里能說說自己看到的是什么。
【無戒日更挑戰營第五天】
作者簡介:14 年測試 + 11 年項目管理 + 11 年團隊管理 = 一個測試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