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了一條朋友圈:一直很有自知之明,能力沒有,魄力不足,所以從未想過要成為一名管理者,目標很簡單:找一份平平淡淡,安安份份的工作,卻陰差陽錯,沒有退路,只能披荊砍棘。。。很多朋友在底下評論都會說“你一直都很強,沒必要妄自菲薄…”“你這個女強人怎么會這樣說?”…女強人,看到這個詞語莫名地就想笑,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的身上被貼上了“強”“彪悍”之類的詞語,沒有誰一生下來就是強者,所謂的堅強,所謂的強悍只不過都是被逼出來的。當你身邊的人都很“弱”很依賴人的時候,你不得不堅強,不得不強悍,不得不武裝好自己,不想被欺負到死只能武裝自己。這個社會從來都是踩低捧高的。
曾經跟朋友談心,我很認真地告訴她,其實我是一個很自卑的孩子,換來的卻是一句:你別搞笑了好吧…你自卑那我就不用活了…從此之后我不再說這種話題。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一個強者,相反,我覺得自己是一個懦者。發這條朋友圈的時候,剛剛在工作上遇到了一點挫折,每次遇到點小挫折我的心態就會出現問題,一種逃避的心態就會冒出來,這個問題很早之前就發現了,為此我一直在努力改變,卻從來沒有人發現,所有人都認為,別矯情了,你就該強…每次遇到問題,遇到挫折都只能默默地自己消化,因為知道說出來就是會有這種效果,久而久之也就不說了,每次發朋友圈都只能斟酌一二,寫了刪,刪了寫,卻從未發布…因為你不能出現負面情緒,即使有,你也只能自己給自己加油,自己給自己灌輸雞湯,很多人也曾在街頭痛哭過,也曾住過地下室啃過饅頭,很多人生活得很不如意卻也在一直努力,況且你還沒到那種程度你有什么資格抱怨而不繼續努力。
曾幾何時,經常聽到有人說羨慕我,我從來不知道自己身上居然有值得被人羨慕的地方…我問她們羨慕我什么?無不例外都說感覺我會的東西很多,問我什么什么都知道…我簡直要扶額了,突然就想到了卞之琳那首<<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并不是我會的東西多,只是我看的東西雜,什么都會一點,卻什么也不精,別人問到我的東西我知道的就會說,不知道的我就上網查或者翻書,久而久之知道的東西就越來越多。其實每個人都在同一起跑線上,只不過大部分人都有一種惰性,懶地去做懶得去想懶得去學習。所謂的強者只不過就是比你勤奮付出多了不止一星半點,很多人都只會看到你表面的光鮮,卻看不到你在背后為之付出的努力。
作為一只剛出來社會的菜鳥,是的,菜鳥…出來半年換了三份工作,第一份呆了7天就走了,第二份干了三個月公司就倒閉了,但是在這期間我就發現了我一個很大的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不足,遇到問題就想逃避。那個時候我就規劃第三份工作我要嘗試銷售類的,我想鍛煉我的能力,于是我選擇了房地產行業。原本計劃去銷售的,結果看到招行政文員,甘于平淡的心又出現了,于是懵懵懂懂地去面試了,早上初試的時候被問到很多管理方面的東西,感覺自己糟糕透了,什么都不會,于是下午就去買書惡補管理知識,結果傍晚就收到第二天復試的通知,從未想過自己能過,只是抱著一種不管過不過我都要補補這方面的知識去買的書,結果惡補了一個晚上還是有點用處的,就這樣過了復試,一路見習最后通過終試。即使過了終試我也以為我只是一名小小的行政文員,卻被告知我是店務主任,屬于管理層的一員…是的,就是這樣,像我開頭所說的從未想過要當一名管理者卻陰差陽錯。。。一開始我的心態很難切換,加上剛出來社會沒多久很多東西都不認同,工作一直沒有進展,態度慢慢開始消極,我意識到這樣不行之后就找了一個心理學專業的學霸來聊天,讓他來幫我梳理思路調整心態。可能你會覺得奇怪為什么要找心理學的人來聊天呢?是的,我的腦回路就是這么奇葩,因為我覺得有些事是不能跟朋友說跟朋友一起做的,因為她只會縱容你,如果你想提高的話那你只能找比你更優秀的人來一起做,比如說你想學好英語就千萬別找好朋友一起,因為當你說今天好累哦,那好朋友一定會說那我們休息下看個劇吧…同樣的,當你跟朋友抱怨你的公司你的上級怎樣怎樣的時候,她也只會跟著你一起吐槽…所以當你出現負面情緒的時候你只能找一個不熟的人來聊,而且要充滿正能量的那種,在我的觀念里學心理學的人給人洗腦是最好的…人要時不時地給自己洗洗腦才能更好地生活下去。
很多人只看到了我出來沒多久就進入了管理層這樣一個迷惑人字眼的詞,卻沒看到我背后所承受的壓力和困惑,因為很多東西我都不懂,我必須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每天晚上當比別人在看劇在刷朋友圈的時候,我得寫今天的工作匯報,還得檢查下面的工作匯報,發現他們的問題并提出來。不管你今天多么累多么不開心,還得準備第二天早會要說什么,要怎樣用詞才能更好地激發一天的工作激情。必須得精神抖擻,不能出現負面情緒,因為下面很多人在看著你,你必須得以身作則。
這個世界上沒有所謂的強者,有的只不過都是被環境逼出來的潛力,你不逼自己一把,你永遠也不知道自己的潛力到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