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喝不下20幾歲年輕人寫的雞湯

雞湯別喝多了,膩味!


今天看到一文章閱讀量還挺高的,4000多,看標題也覺得文章沒什么閱讀性,好奇心驅使我點擊進去一看,都是生活情愛什么一類的雞湯,20幾歲的小姑娘,大學剛畢業的樣子,有多少閱歷寫得出高濃雞湯?

我真的喝不下20幾歲年輕人寫的雞湯。

能讓讀者一口氣看完的書,作者必定是個有沉淀的人。他們的雞湯是用人生閱歷熬出來的,有味,有營養。

而年輕人的雞湯,可能只適合小年輕吧,清湯寡水的,我老了,喝不下了。

與其喝那么多‘然并卵’的雞湯,還不如去書城安安靜靜地讀兩三本名著。

我有個缺點就是看完書就忘記書名和作者了,可能也忘記具體寫了什么,但是我還是執著地喜歡看書,以至于我周一周五上班,周末看書,沒時間去找約會對象,奔三了還單身。

看過的書 還記得住名的、喜歡的有:

《活著》(余華)

《朱雀》(葛亮)

《追風箏的人》

《一個人的朝圣》

《解憂雜貨店》、《放學后》

《擺渡人》

《無聲告白》

《1984》

《生死疲勞》

《我想念我自己》(電影名叫《依然愛麗絲》,把我看哭了)

《貓》 (不是村上春樹寫的,但是寫的是他和他的貓,他說女人像貓)

還有三毛、鬼腳七和大冰等寫的一些書,關于教育孩子,我覺得黃磊寫的一本好像叫《我的肩膀,她們的翅膀》都不錯。素黑的也看了一些,其他一類情感雞湯書我看完基本上記不得名了,偶爾看看,其實他們的故事也給不了你做‘教科書’,因為每個故事的背景人物經過什么的不一樣。

人吶,總是喜歡拿自己的三觀(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來教說別人。

就像我以前看到剛畢業就努力找工作想穩定的94、95們說,‘你們怎么不趁年輕多出去走走,世界這么大,難道不想出去看看’?

“想啊,沒錢啊”?

“沒錢可以路上賺、可以窮游、可以去做義工啊”

“沒經歷過、沒人帶著一起,沒錢買機票,坐火車太累,怕吃苦.......”

其實我犯了個錯誤,她們有自己的人生觀,或許就是不想那么累,風景再好,讓我累著了我就不大愿意去。

沒必要把自己的想法觀點強加給別人。

每個人選擇的生活方式不一樣,都沒有錯。

跑題了。

總之,我自己覺得喝不下這些20幾歲年輕人寫的雞湯。盡管很暢銷,但是還是覺得應該多去讀讀有沉淀有經歷的作者寫的文字。

那是真正的‘湯’,而不是‘湯水’!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